合肥:43天的生命守護,28周早產兒順利出院

調皮的寶寶在媽媽肚子裡隻“呆”了28+3周,便著急地來到這個世界。出生時體重僅有1460克,出生后住在安醫大四附院新生兒科重症監護病房裡。幸運的是,經過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寶寶順利完成43天的生命“闖關”,近日順利出院。
第一關:呼吸關
早產寶寶的肺發育尚不成熟,肺泡內缺乏一種使肺泡張開的肺表面活性物質,出生后肺無法正常呼吸,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直接威脅到寶寶的生命。這是寶寶要通過的第一個難關。
醫護人員通過經肺表面活性物質注入技術以及無創輔助呼吸治療,成功幫助寶寶度過呼吸關。
第二關:營養關
剛出生時,寶寶還不能吸吮和吞咽,醫護人員為寶寶成功置入了臍靜脈置管,打通了早產兒的生命營養通路。
早產兒的胃腸道發育差,喂養必須特別謹慎。護士每天用棉簽做口腔護理后,就開始胃管鼻飼喂養。隨著奶量的增加,胃腸負擔也在逐漸增大,寶寶經常會有喂養不耐受的情況,如腹脹、嘔吐,便秘等,這時候護士幫助早產兒更換和擺上最舒適的姿勢,大大降低了胃食道反流現象。
在醫護人員每天的精心呵護,仔細喂養下,頑強的寶寶一點點地適應著外界的環境,有驚無險地闖過營養關:能用嘴巴好好吃奶啦。
第三關:感染關
“由於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均不成熟,缺乏來自母體的抗體,容易發生各種感染性疾病。寶寶不能經口進食,我們給寶寶置入了深靜脈導管,通過靜脈營養保証他身體能量的供給,維持體重的良好增長。但是呼吸機管和深靜脈置管都有感染的風險,再加長期臥床,寶寶免疫力極其低下,任何感染對於他來說都可能是致命的。”新生兒科副主任醫師許存欣介紹,科室對寶寶實行保護性隔離,接觸孩子之前都洗手,注意無菌操作,區域所有物品專人專用,每天由管床護士進行床單位的日常消毒,在各位醫護人員不懈努力和精心呵護下,寶寶沒有發生導管相關感染等院內感染情況。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下,寶寶打敗了所有的“小怪獸”,順利度過呼吸、營養、感染、喂養等各個難關。經過43天的救治,寶寶由出生時胎齡28+3周、體重1460g,出院當天糾正為胎齡34+4W,體重2480g。
“早產寶寶在醫院闖過各種關卡,順順利利出院回到爸爸媽媽的懷抱后,仍比正常出生的寶寶要面臨更多生存挑戰,如何照顧好這些早產寶寶們,家長們還需要在后面隨訪中和醫護人員進行溝通和學習,我們會定期給家長們進行電話的隨訪和指導。”許存欣表示。(付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