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霍邱縣在生活、學習、心理疏導等方面幫扶農村留守兒童——
關愛成合力 及時解難題(補齊農村社會福利短板①)
《人民日報》( 2022年04月06日 第 12 版)
開欄的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補齊農村社會福利短板,加強對農村老年人、兒童、“三留守”人員等特殊和困難群體的關心關愛。
農村社會福利關系農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近年來,各地針對“三留守”人員的不同困難和需求,調動各方面力量,不斷提高農村社會福利保障水平,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各地有哪些值得借鑒的經驗做法?給群眾生活帶來了哪些改變?本版今起推出“補齊農村社會福利短板”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下午4點,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臨淮崗鎮中心學校的教室裡,一堂六年級的科學課正在進行。隻見老師點燃一張白紙,不到幾秒鐘,紙張便在陣陣火光中燃成了灰燼。
“有同學知道剛才老師演示的過程中,發生了哪種變化嗎?”話音剛落,第一排靠門位置的小女孩“噌”地舉起手,“燃燒產生了新物質,是化學變化。”“完全正確!”得到老師的肯定,小女孩咧了咧嘴,開心地笑了。
這個孩子名叫何靜(化名),今年13歲,家住霍邱縣臨淮崗鎮小新村。在她兩歲時,父母離異,父親常年外出打工,她便成了留守兒童,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作為勞務輸出大縣,在霍邱,跟何靜一樣的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留守兒童,共有22854名。為了解決相對突出的留守兒童問題,近年來,霍邱縣多部門聯動,多舉措並進,在生活、學習、心理疏導等方面形成關愛合力,為留守兒童的成長創造良好環境。
定期入戶走訪
及時提供幫助
周末本該是休息的時間,臨淮崗鎮小新村婦聯工作人員王麗卻有點忙碌,她要走訪村裡幾戶留守兒童家庭,了解他們最近的生活狀況。“周末,村裡的留守兒童大多在家,選擇這個時候入戶走訪,可以有更多時間和他們交流。”王麗說,“雖然犧牲了休息時間,但和孩子們在一起,我感到非常值得。”
“靜寶,在家嗎?我來看你啦。”聽到熟悉的聲音,何靜立馬從屋裡奔了出來,手裡還拿著自己正在涂色的繪畫作品。
“最近身體怎麼樣,藥有按時吃嗎?”王麗拉起何靜的手,開始關心起她的健康問題。“孩子現在恢復不錯,身體狀況比之前好多了。”站在一旁的奶奶邢文芳回答道,“多虧了你的幫助啊。”
2017年,8歲的何靜被查出患有腎病綜合征,為了看病,家裡人帶著她輾轉市裡各大醫院,最后又前往上海市兒童醫院治療。“前前后后花了70多萬元,不僅家裡積蓄全都掏空,還欠下不少外債。”邢文芳回憶,“病雖然治好了,但是孩子需要定期吃藥,這又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通過入戶走訪,王麗了解到何靜家的實際困難,便主動對接相關政策,幫助申請各項補貼。“在最困難的時候,是王麗拉了我們一把。我至今仍記得,在申請低保時,缺少相關材料,王麗就自己跑去鎮裡幫我們復印。”邢文芳說。
如今,何靜家每年享受低保補助、教育補助等共計近2萬元。“有了這些補貼,我們再也不用為何靜的醫藥費發愁了。”邢文芳笑著說,“平時,我和老伴還種些庄稼,養點家禽,每年算下來也有4萬多元收入,能額外給何靜買點好吃的,補補身體。”
“目前,全縣413個村(社區)全都配備了專門人員,定期對留守兒童進行入戶走訪,全面掌握留守兒童及其家庭情況,遇到困難及時提供幫助,讓農村留守兒童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霍邱縣婦聯副主席羅永俐介紹。
師生結對幫扶
助力健康成長
“何靜是個好學上進的孩子,在班裡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跟老師、同學的關系都處得不錯。”談起何靜,鄭倫靜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除了是何靜的班主任,鄭倫靜還有一個特殊身份,那就是留守兒童的幫扶教師。
前些年,霍邱縣教育局制定了《霍邱縣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和管理實施辦法》,要求各學校在校內建立留守兒童之家,對留守兒童實行結對幫扶制度,動員廣大師生員工參與到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中去。
2019年,何靜轉入臨淮崗鎮中心學校就讀三年級,班主任鄭倫靜便成為她的幫扶教師。“由於之前生病耽誤了一段時間,再加上剛轉入新學校,何靜在學習上有些吃力,家裡人很是著急。”為了讓何靜提高學習效率,盡快跟上課程進度,每天放學后,鄭倫靜都會詢問她一天的學習情況。遇上不會的知識點,她便給何靜補上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的課。
經過幾個月的適應,何靜的學習狀態慢慢找回來了,考試成績也有了顯著提高。“何靜的父親不在身邊,爺爺奶奶又沒法在功課上進行輔導,作為班主任和幫扶教師,更應該主動伸出援手。”鄭倫靜說。
“鄭老師不僅僅是我的老師,更像是我的知心姐姐。有什麼事,我都會第一時間跟她說。”何靜告訴記者,現在正處於升學的關鍵時期,平時考試成績稍有波動,心理壓力就會很大。“有時候晚上焦慮得睡不著覺,我就會給鄭老師打電話,她總能耐心地聽我傾訴,然后分析原因,提出解決方法。”
“截至目前,全縣324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均設置了留守兒童之家,先后有近萬名教師參與到結對幫扶中。”霍邱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求學校在每學期開學時,對留守兒童情況進行摸底,建立信息台賬﹔配備心理咨詢室和心理咨詢老師,為留守兒童及時疏導心理壓力。
創新活動形式
豐富課余生活
走進何靜家中,記者的目光就被牆上的一張張獎狀吸引了。對於何靜的爺爺奶奶來說,孫女在學校的優異表現是他們引以為傲的事。
在這些獎狀中,記者注意到,除了學習成績獎狀,還有很多何靜在繪畫比賽中獲得的榮譽。“霍邱縣第四屆《書海飛翔》繪畫比賽一等獎”“臨淮崗鎮中心學校‘百年光輝歷程 全面建成小康’繪畫比賽一等獎”……何靜從小喜歡畫畫,來到臨淮崗鎮中心學校后,美術老師馬炎娟很快發現何靜的繪畫天賦,便推薦她加入學校的美術課外活動小組。“每周,美術課外活動小組的老師們會給我們上一到兩節課。課上,老師會輔導繪畫,點評作業,指出優點和不足,對我很有幫助。”何靜說。
最近,學校舉辦了一場紅色書籍讀書繪畫活動,何靜也報了名。對參賽作品有了初步想法后,她便去找了馬老師,想聽聽她的意見。“隻要有類似的活動、比賽,馬老師都會第一時間通知我,並且全程指導。”何靜說。
“學校有各類興趣小組,也會經常舉辦不同活動,我們都積極鼓勵留守兒童去參加。此外,學校在舉辦運動會時,需要一些播音員、通訊員,我們也優先選擇留守兒童擔任。”臨淮崗鎮中心學校校長李德國告訴記者,鼓勵他們更多地參與學校活動,不僅能讓孩子們的課余生活豐富多彩,同時也能培養興趣愛好,激發個人潛能,實現全方位發展。
除了學校,霍邱縣各級婦聯也積極圍繞留守兒童開展各類活動。臨淮崗鎮綜合文化站與小新村村委會僅一牆之隔,依托文化站,王麗經常舉辦手工制作、科學小實驗等,鼓勵小新村的留守兒童節假日走出家門,在活動與交流中,學習課外知識,開闊自身視野。
“每年,霍邱的縣、鄉鎮、村三級婦聯舉辦的關愛留守兒童活動有120余場。今后,我們將依托現有資源,創新活動形式,不斷豐富留守兒童課余生活。”霍邱縣婦聯相關負責人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