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文旅

人文江淮 | 余音繞梁,“徽”常有戲

2022年01月28日16:47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關於安徽,有人傾心山,有人迷戀水,有人念念不忘那詩意村居。鄉土情懷濃厚的當涂民歌、妙趣橫生的皖南皮影戲、古朴淳厚的貴池儺戲、宛轉悠揚的黃梅戲,以及爽朗明快的泗州戲……余音繞梁的安徽戲曲讓人回味無窮。

當涂民歌——仰慕詩仙尋仙境,跟隨非遺游當涂

“郎在上風薅稻棵,妹在下風唱山歌﹔唱的禾苗點頭笑,唱的哥哥笑呵呵﹔歌聲越唱越響亮,唱的綠海泛金波。”悠揚婉轉的當涂民歌從田間地頭飄入耳,洗滌心靈。勤勞樂觀的 當涂人民喜歡一邊勞作,一邊以歌為號,補充“精神能量”。廣袤的田野中,蒼山聳翠間,浩渺的丹陽湖上……到處高歌著當涂民歌,優美的旋律、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當涂方言,洋溢著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說起當涂民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六朝時期,劉宋皇帝劉裕主持的著名的“白歌舞”即是當涂民歌演唱之一脈,北宋詞人李之儀的二十多首《田夫踏歌》和“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的吟唱都屬於民歌范疇。當涂民歌曲調優美,節奏輕快,富有江南水鄉民歌的獨特風格,被列入為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伴著輕鬆歡快的民歌曲調,開啟一段“千古人文地”的詩意之旅。

舞台劇《姑溪謠》中李之儀的“相思詞”被反復吟唱。當涂縣文化旅游體育局供圖

皖南皮影戲——搖曳在光影中的千年藝術

皖南皮影戲起源於安徽省宣城市,表達了人們驅邪避災、祈求太平的美好願望。由於皮影人、道具攜帶便利,且不受場地限制,皖南皮影戲又被稱為"一擔挑"的戲。雖然東西能一擔挑,但它的內涵豐富、分量可不輕。夜幕降臨,一層影窗,白幕挺括透亮﹔一盞油燈,光影匯聚交錯﹔一張張牛羊皮制的皮影生龍活虎、繪聲繪色地演繹著精彩絕倫的曲目。

皖南皮影戲表演。宣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圖

感受皖南皮影戲的魅力一定要去皖南皮影博物館,博物館坐落於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千年文化古鎮——水東鎮老街入口處,近鄰皖風徽韻花戲樓。

“醉來打殺山中虎,揚得聲名滿四方”鑼鼓聲響起,台下一陣歡呼鼓掌,博物館內一出《武鬆打虎》就正式開演了!一尺白布,幾幅皮影,鑼鼓鈸緊密地敲打,幾根木棍在手中千變萬化。伴隨著老藝人口中的戲文,幕布后的兩根棍將“打虎場面”的激烈表現得淋漓盡致,無論是老藝人的身形手法,還是非常認真的態度都給我們帶來了不小的震撼。

貴池儺戲——安徽古老稀有的傳統戲劇

貴池儺戲是安徽最古老、最完整的稀有劇種,流行於九華山下的一帶,表演形式活潑多樣,各具特色。演員們會戴著古老的儺戲面具,邊舞邊唱。大多用鑼鼓伴奏,配合身段表演。觀看后,絕對被其爽朗明快的節奏以及舞台沖擊力所吸引。

貴池儺戲。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供圖

每年的正月初七或是正月十五,來到貴池的劉街、桃坡都可以欣賞到正宗的貴池儺戲。“古老錢、古老錢,(嗬!)裡面方來外面圓,(嗬!)風調雨順,(嗬!)國泰民安。(嗬!)……”這是儺戲中的片段,是鄉民敬神祭祖、祈求吉祥豐年的時候演繹的。在演出當日,村中儺戲會的領頭會率領身著戲服的鄉民,按照世代相傳的路線邊舞邊唱,一路上旗傘遮雲,鑼銃震天,儺腔悠揚。貴池儺戲就是如此,帶著古老的神秘和肅穆的庄嚴,在淳朴的鄉野間熱鬧地上演。

如果您熱愛戲劇,就來安徽,品味安徽當地的戲曲文化,真切地感受“一曲陽春喚醒今古夢”的美妙,從戲曲中可以感受到一段段歷史,一個個久遠的傳說。安徽戲曲源遠流長,遺產豐富,跟著戲曲游安徽,感受不一樣的“皖美”景色吧。 (韓雨辰)

(責編:黃艷、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