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人民日報看安徽>>韓俊杰

堅守在一線崗位上(體驗·新時代·追夢人)

2022年01月07日07:2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民日報》( 2022年01月07日 第 19 版)

吉林長春環衛工人姜洋洋

城市美容 風雪無阻

本報記者 鄭智文

“明天凌晨有小雪,咱們早上得加把勁,提前半小時到崗,把雪清掃干淨。”2021年12月15日晚,在家休息的環衛工人姜洋洋接到通知,二話不說就把起床的鬧鐘調早了半小時。

第二天凌晨4點,這座城市的大多數人還沉浸在夢鄉之中,姜洋洋已經輕手輕腳走出家門。作為吉林省長春市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環衛保潔有限公司的一名環衛工人,32歲的姜洋洋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四五年。

雪下得有點大,漫天雪花紛紛飄落,地面像是蓋上了一層糖霜。凌晨4點半,姜洋洋和同事們已經投入緊張的工作中。白天車水馬龍的東風大街上鮮有行人,隻有清雪車來回作業,一群身著橙色棉服的環衛工人頂風冒雪在清掃。

盡管記者已做好防寒措施,但站在大街上,仍不自覺地打了個哆嗦。掏出手機一看,此時的溫度為零下17攝氏度。

“雪下得大,估計6點半之前停不了。”姜洋洋邊掃邊說,“下雪天一般會提前出來會兒,我們盡量把雪掃干淨,避免結冰,這樣大家上班時不容易滑倒。”

姜洋洋個子雖小,但拿著一把大掃帚掃得飛快。記者看了也想體驗一下,接過掃帚才發現,比預想的要重。“人行道比較寬,一個人掃太費勁了,我們一般是兩個人合作,各掃一半,這樣更快。”在姜洋洋的指導下,記者選擇了人行道外側,開始掃雪。本以為簡單的活計,干起來才覺得吃力。掃了大約15分鐘,記者就感到兩手的虎口處有點酸。抬頭觀望,才前進了300米,比同組的環衛工人慢了不少。

與姜洋洋交流,她說,自己剛開始干環衛時也不熟練,每天清掃完后都是手酸腰疼。后來跟同事請教經驗,自己琢磨出握掃帚的正確方式,慢慢就習慣了。

在一眾掃雪的環衛工人中,30歲出頭的姜洋洋是最年輕的,為什麼選擇這一行?

“起初家裡人也都不同意,覺得年紀輕輕咋能干這個呢?”姜洋洋一邊掃雪一邊聊天,“但我覺得挺好,最開始干環衛就是覺得既能照顧家,又有一份工作,每天從4點半干到6點半,然后回家照顧孩子、送娃上學,再從8點干到12點,就下班了,一點兒不耽誤事兒。”

干著干著,姜洋洋發自內心地熱愛上了環衛工作。“這幾年,能明顯感受到大家對環衛工人越來越尊重,我們是扮靚城市的勞動者,用雙手把城市打掃干淨,還是很有成就感的。”姜洋洋說,近年來經常有志願者、愛心企業為環衛工人送熱水、送早飯,大家感覺很暖心。

時代在變化,環衛工作也與時俱進。如今,長春市主次街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了100%,清掃保潔車、大中型清雪設備等成為主角。應對雨雪季節,長春市科學設定清雪作業流程,所有清雪作業組和作業路線都提前錄入數字化管理平台,方便指揮調度清雪作業。

接近6點,城市即將蘇醒,街上車輛、行人漸多。此時,掃雪工作也逐漸接近尾聲。雪花還在飄落,剛剛清掃過的區域內,地面又覆了一層薄雪。

“很多人馬上就要去上班了,得再掃掃。”姜洋洋說完,和其他環衛工人一道,又拿起掃帚,將新雪掃去。

北京佛爺頂國家氣象觀測站氣象觀測員韓文興

山頂“探晴雨” 雲中“測風雲”

本報記者 谷業凱

新年伊始,記者一大早從北京市區出發,驅車近3個小時,才來到延慶西北部的山區。佛爺頂國家氣象觀測站氣象觀測員韓文興早早地在山腳下等候。沿著寬闊平整的山道上山,韓文興頗為感慨,“我剛來這裡工作時,山上的路還沒修好,都是從家裡騎車到山下,把車放到老鄉家裡,再爬3個小時上山。”

海拔1225米的佛爺頂,就是韓文興工作了30年的地方。這裡冬季最低氣溫達零下30攝氏度左右,最大風力12級,全年大風日數超過100天。條件如此艱苦,韓文興一守就是30年。

上山之后,車剛停穩,韓文興拉著記者就去了觀測場。“我去檢查檢查儀器。”山頂寒風刺骨,韓文興迎著北風一路小跑,比年輕人還要輕快,“跑跑暖和點,習慣就好了。”

邁上39級台階,來到觀測場。這裡佔地面積不大,卻打理得十分精細。“這是雪深觀測儀、降水現象儀,這是地溫採集系統……”韓文興如數家珍地介紹。一旁,還有個老式的暗筒式日照計,韓文興俯下身,檢查透光孔有沒有堵塞,也讓記者看了看內部構造。“現在用的是光電式數字日照計,比過去先進,但維護起來一點也不能馬虎,有異常情況要及時排查報告,還要做好儀器的清潔……”

沿著觀測場內的步道巡了幾個來回,韓文興一抬頭,發現豎立著的前向散射式能見度儀有些臟,他趕忙搬來梯子,爬了上去。山頂正午的陽光格外刺眼,記者的眼睛都被晃得有些睜不開。“你就別上來了,有點滑,太危險。”他小心踩著梯磴擦完一側,又跨了過去,仔細地擦完另一側。氣溫很低,忙完一圈下來,韓文興才裹上大衣,額頭上已有些微微見汗了。

平日裡還好,一旦遇到惡劣天氣,恰是韓文興最忙碌的時候。別人都往屋裡躲,他得往外跑。冬季大雪封山,每小時都要加密觀測,他有時三天兩夜不合眼。遇上降水、雷暴、大風天氣過程,他都從頭盯到尾,直到天氣過程結束。趕上下雹子,他要冒著被砸傷、雷擊等風險,跑出去撿來最大的那個測量直徑……

回到屋內,韓文興絲毫不見放鬆。計算機上的數據實時變化,他緊盯屏幕,認真地逐項檢查。隨著氣象事業的發展,佛爺頂上添置了很多先進的觀測儀器,韓文興的工作內容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絲毫未變:“過去用紙筆記錄,現在是自動化觀測,但數據始終是氣象工作的‘生命線’。數據記得准,天氣預報才能准。”

艱苦的生活條件,也讓韓文興成了生活中的多面手。當年,佛爺頂上隻有3間破瓦房,冬天透風,夏天漏雨,用水儲存在4個大水缸裡,還得省著用,衣服都要拿回家洗。如今,山頂小屋修葺一新,水電網齊全,冬天住著也不冷。這天中午,韓文興還露了一手,給記者做了盤拿手菜——炒豆腐。

一人值守,最大的挑戰還是孤獨。這些年,韓文興學會了“跟自己做伴”,山間有行人,他就吆喝兩聲。他還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大氣科學課程,參加科研項目,積極學習新型設備維護維修技能。有時候拍到好看的雲海視頻,他還會精心剪輯幾條,留存下來。

隨著北京冬奧會的臨近,韓文興更忙碌了。測試賽期間,由於天氣復雜多變,他主動放棄休息,每3小時開展加密觀測,嚴格做好數據質量控制。“就算不在山上值班,我也會主動要求到山下參與北京冬奧會氣象服務保障工作,希望盡自己最大努力做出一點貢獻。”

國網安徽淮北供電公司超高壓運檢班班長張濤

高空巡檢 守護光明

本報記者 韓俊杰

深冬的皖北大地,雖未降雪,寒意已頗重,一座座佇立的高壓鐵塔在陰沉的天空下顯得格外寂寥。

“到了,出故障的導線斷股就在這裡。”田野上行駛了一個多小時,維修車停在淮北市濉溪縣的一座高壓鐵塔旁,國網安徽淮北供電公司超高壓運檢班班長張濤率先拿上工具包跳下車。跟隨他體驗戶外作業的記者也緊隨其后。

仰望高高的電塔,張濤給記者講解:“導線斷股是巡檢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如果不及時處理,長時間運行就會導致斷線、最終停電,帶來嚴重的電網事故。”

幾十米高的電塔,怎麼維修?

“踩著軟梯上去,沒問題。”張濤說著,晃了晃一旁從高空中垂下來的軟梯。在記者的一再要求下,張濤同意讓記者先體驗一下。沒想到人剛剛站到上面,軟梯就開始四處搖晃,勉強爬上三四階,記者搖晃得厲害,隻好匆匆結束了這次體驗。張濤笑著說:“高空作業有一整套安全守則,要把安全帶和保護繩分別系在杆塔不同位置的牢固構件上,以免發生高空墜落事故,必須是專業人員才能進行高空作業。特別是像這種帶電作業,要經過考試,有証書才能干。”

再看張濤,脫下身上的棉衣,穿著全套帶電作業屏蔽服,背上工具包,輕鬆靈活地沿著軟梯爬到了導線損傷處。“導線斷股程度不一樣,要按照損傷程度採取不同的方式進行處理。”在地面提供協助的工友向記者解釋。接近零攝氏度的氣溫下,張濤和工友們一干就是兩小時,斷股處才修補完畢。

今年49歲的張濤,對腳下的這片土地無比熟悉。從高中畢業參加工作至今,張濤三十年如一日,一直巡查在淮北總計1700公裡的高壓輸電線路上。

別看現在身手矯捷,張濤至今還記得第一次登塔時的情形。“幾十米的杆塔讓人眩暈,在師傅的示范和鼓勵下,我一邊攀爬,一邊熟悉高空環境。”

從那之后,每天的例行巡檢和高空作業,成了張濤工作的日常。1700公裡的巡檢線路、6348個基杆塔和50多本工作筆記……近30年來,張濤從一名普普通通的巡檢工人,成長為業務骨干,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質量工匠”等榮譽。

高空作業,不僅要能吃苦,還要動腦筋。走進“張濤勞模創新工作室”,記者看到各種實用工具和創新技術。“有了師傅設計的這個拔銷器,在高空更換絕緣子瓷瓶時,又快又省力。”張濤的徒弟兼同事唐喆自豪地說。原來,一次高空作業中,張濤發現兩個徒弟在杆塔上輪換操作,用了兩個多小時才把需要更換的絕緣子銷子拉出來。於是,張濤多次試驗,自制出鉗式拔銷器,解決了難題。國網安徽淮北供電公司總經理郝韓兵介紹,“鉗式拔銷器”已被命名為“張濤拔銷器”,並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維修歸來,回到智能管控中心,張濤又開始密切注視大屏幕。“現在,通過安裝在杆塔上的視頻設備,在管控中心室內就能觀測到線路情況,還有無人機也開始廣泛應用。”張濤坦言,自己也學會了操作無人機,但高空作業仍然離不開人工,對一些復雜故障的確認和處理,少不得要登塔操作。

也因為這個緣故,張濤有好幾次機會可以換到更舒服的崗位,但他選擇了堅守。“哪個崗位都需要有人干,我願意把一生奉獻給輸電線路崗位。”

版式設計:田興洲

(人民日報媒體技術公司)

(責編:范曉琳、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