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秋·景觀| 安徽賞秋攻略——秋天的符號,鋪一片斑斕調色板

秋天是安徽最迷人的季節。綠色層次分明,銀杏金黃摧殘,碧空下漫山紅遍,層林盡染,山峰一筆一畫地記錄下它的模樣。紅的,黃的,綠的,不同顏色的葉子,飄在風中,長在山腰,落在地面,把世界打扮得有了模樣。
傳奇皖北 秋色無邊文化流長
秋日時節,地處皖西北地區的安徽省阜陽市,綠意盈盈,紅黃相間,斑斕多彩,藍天、白雲、碧水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和諧美好的秋日畫卷,盡顯秋日之美。阜陽的颍州西湖不得不去打卡。從宋代起有晏殊、歐陽修、蘇軾、呂公著等,為古颍州西湖建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並留下了113首著名詩篇。“大千起滅一塵裡,未覺杭颍誰雌雄”,蘇軾對颍州西湖發出的盛贊,足以証明颍州西湖是與杭州西湖齊名的。歐陽修一生曾八次造訪此地,把對颍州西湖的喜愛,都融到了詩詞裡。
颍州西湖。阜陽市文化旅游體育局供圖
現今的颍州西湖是一個以歷史文化為核心的、集生態濕地旅游、休閑度假、會議餐飲為主題的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區。歷史悠久的清漣閣,原為宋真宗景德年間晏殊任颍州工部侍郎時所建。現在的清漣閣是1993年恢復重建的,五層仿古樓閣式建筑,曲廊回檻,飛檐翹角,玻璃彩瓦,串珠寶頂。內有精雕細刻的古代壁畫,古颍州西湖八大景等盡現壁畫之中。還有九曲橋、女郎台、醉仙居、紫竹苑、西湖碑林、百花園、蘭園、怡園、梳妝台等二十多個景點,都讓人大飽眼福。
壽縣銀杏 飄落畫卷千年守望
一陣陣秋風吹過,眼前滿滿都是金黃片飄下,繪成一幅秋色的畫卷。這便是壽縣報恩禪寺的秋景。它所處的位置是在淮南市的壽縣。
古寺古色古香,在秋季葉落之際,走進其中的感覺,除了時間的風塵之外就是滿眼的金黃色。它早在唐代的時候就已經修建,而當時主持修建這裡的高僧,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玄奘和尚。所以細細一算,這裡也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
報恩禪寺銀杏金黃。淮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圖
當年這裡落成的時候被種下兩顆銀杏樹,至今依舊繁茂旺盛。它們相互守望著彼此也已經長達千年。
山間紅葉 自然寫就鬼斧神工
岳西鷂落坪國家自然保護區,距離岳西縣城58公裡,在這裡,仿佛置身於一個不存在的世界之中,這裡有遍布於耳的鳥鳴虫叫,有映入眼帘的潺潺流水,還有滿山遍野的紅楓。群山相連,像大自然鋪開的美麗畫卷。峰巒疊嶂間,三林海斑斕,瀑帘懸挂、流水潺潺,讓鷂落坪多姿多彩。
明堂山的紅葉同樣奪目。位於皖西南大別山腹地岳西縣境內,距縣城42公裡,它自多枝尖山脈蜿蜒而來突起三峰形成,主峰海拔1563米,是古代吳楚相連之地,“明堂山”因相傳漢武帝封禪古南岳——天柱山時,曾設祭拜之“明堂”於此山而得名。
明堂山秋景。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供圖
秋意漸濃,地處江淮之間、大別山腹地的明堂山開始層林盡染,尤其是葫蘆河兩岸更是紅葉曼舞,秋色無邊。進入11月中旬,迎來了一年中最絢麗的季節。歷經秋風秋雨的洗禮,滿山紅葉溢金流丹、五彩繽紛放眼望去,盡是紅葉編織的唯美秋景,烏桕、楓香、黃櫨、榔榆遍布峰巒飛瀑之間,別有韻味。每年,明堂山都會舉辦紅葉節,引來了無數游客的觀賞盛況。
秋天欣賞紅葉的地方,還有石台,石台縣自古就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境內山巒蒼郁峻拔,溪流清澈,空氣清新,氣候宜人。這裡,繞城而過的秋浦河透明清澈,李白曾在這寫下著名的《秋浦歌十七首》﹔牯牛降風景區內,潭水青碧,峽谷幽深,怪石遍布,古木如蓋,令人心曠神怡。秋季的牯牛降是游玩的天堂。滿山的紅葉、晨霧、黑白色調的村庄,構成了一幅優美的畫卷。
花式晒秋 別有情致色彩繽紛
呈坎歷來就被視為徽州的風水寶地。也是目前徽派古建筑遺存最多的村落之一,被譽為“國寶之鄉”。
呈坎村。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供圖
朱熹曾贊之:“呈坎雙賢裡,江南第一村。”自古以來,呈坎村就有著“春祈秋報”,“十雨五風祈大有,四時八節慶豐收”的徽州社屋民俗。呈坎的晒秋,都是在廣場上平鋪的。紅的辣椒、柿子、紅豆,黃的玉米、黃豆、南瓜干,黑的黑豆、芝麻……呈坎的村民們將五彩繽紛的農作物晾置於窗台、屋頂,繪就出一幅五彩的豐收畫卷,源遠流長的社屋文化,使秋天的呈坎充滿豐收的喜慶。
沿歙黟公路向東行駛個把小時,歙縣深渡鎮陽產村的土樓群鱗次櫛比、錯落有致、質朴壯觀。那裡的秋天果實飄香,豐收果實晾晒在土樓的屋頂上,高空中錯落有致,美不勝收。
陽產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村落,為鄭姓聚居地,鄭姓於宋代時由歙北遷移定潭而居,后遷陽產。站在山下看陽產,隻見這是一個依山而建的山寨,房子以土樓為主。與徽派建筑不同,陽產土樓整體風格以土黃色為基調,建筑物為雙坡懸山屋面,大多的房屋上部為小青瓦,下部為灰色青石筑基,鋪砌材料以泥為主板模夯筑牆,取材方便易於加工不僅遮風擋雨且冬暖夏涼。
整個村庄林立的土樓群蜿蜒於翠綠的大山之中,一層層,一排排,黃黃的土樓與繚繞雲霧相映在一起,如詩如畫。豐收的果實點綴其中,不時有丹桂飄香,置身於這樣的景色中,讓你感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村裡隨處可見農戶家門口或者屋頂上晒著各式各樣的果實,有黃黃的玉米、火紅的辣椒柿子、大大的南瓜,鋪成一幅幅五色斑斕的“調色板”,展示著歸倉前驕人的風採。
塔川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又名塔上,隸屬於宏村鎮,距離宏村僅2公裡。塔川村依山而建,飛檐翹角的古民居,層層疊疊,錯落有致,遠遠望去,就好像一座寶塔矗立在山谷之上,此為“塔”之來歷。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穿村潺潺流過,給小村帶來了無窮的靈氣,此為“川”之來歷,合起來即為“塔川”。
塔川秋色。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供圖
塔川以“塔川秋色”最為出名,每年的11月初至11中下旬是拍攝塔川紅葉的最佳觀賞時期。塔川烏桕樹經過霜降,由綠變黃,由黃變紅,中間呈七彩顏色,是攝影發燒友的最佳素材。塔川秋色被譽為“中國四大秋色” 之一,與北京香山紅葉、九寨溝秋色媲美。(張亞琴 黃紫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