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省內要聞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進發展動能轉換,蚌埠市等皖北地區城市產業層次不斷提升, 群眾生活持續改善——

聚焦高質量 增進新福祉

2021年10月10日07:17 | 來源:安徽日報
小字號

因地制宜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走進位於蚌埠市經開區臨港產業園的比亞迪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採用工業4.0標准建設的全自動生產車間裡,機械手正加緊作業。去年12月,總投資60億元的比亞迪20GWh動力電池項目正式落戶蚌埠,主要從事新能源電池電芯、模組及相關配套產業等核心產品的制造。目前,一期項目已全面投產。

立足自身優勢,推進動能轉換。近年來,蚌埠市大力發展硅基、生物基新材料產業,培育壯大以凱盛、豐原等為代表的一批龍頭企業,成功引進比亞迪、大富科技、康寧等行業頭部企業,在硅基新材料領域形成以新型顯示、光伏發電、半導體材料、特種玻璃等四大產業鏈條為代表的產業集群,在生物基新材料領域形成以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為特色的“四聚一素”產業發展體系,硅基、生物基新材料產業規模超千億元。

產業振興,區域才能振興。皖北各地依托自身基礎,引導產業差異化布局、特色化發展,因地制宜培育特色鮮明的現代產業體系,形成蚌埠硅基新材料和生物基新材料、阜陽現代醫藥、亳州現代中藥、淮北陶鋁新材料和鋁基高端金屬材料、淮南大數據、宿州雲計算、界首再生循環經濟等一批區域特色主導產業。

加快建設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為推動皖北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安徽省積極用好皖北集聚區這塊招牌,制訂集聚區建設實施方案,啟動“6+2+N”產業承接平台體系建設。據初步統計,今年1月至6月,皖北集聚區在建億元以上省外投資項目實際到位資金同比增長35.9%,高於全省17.2個百分點。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增長65.7%,高於全省40.3個百分點。在一批優質重大項目的支撐下,皖北產業層次不斷提升,高質量發展的動能更加強勁。

錨定目標 推動“四化”協調同步

蚌埠市兄弟糧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是位於懷遠縣的一家糯稻加工企業。作為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該公司依托當地糯稻種植優勢,建立有機糯稻、富硒糯稻、香糯稻等特色糯稻種植基地,與三全、思念、娃哈哈等企業達成長期合作關系,去年產值1.6億元,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的質量效益,更鼓起了種植戶的錢袋子。

建設長三角綠色農產品加工供應基地,是國家戰略賦予皖北的重任。蚌埠市積極構建生態高效農業體系,發展深加工、提高組織化、依托標准化、推進產業化,五河螃蟹、懷遠糯稻分別入選國家、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固鎮獲評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懷遠綠色農產品入圍省級縣域特色產業集群。

面向“十四五”,蚌埠正加快推動五河、固鎮、懷遠三縣食品產業園和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園建設,積極開展“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創建,大力推進產業強鎮建設,全力打造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加快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到“十四五”末,蚌埠每個縣區將至少培育一個全鏈條主導產業,打造全省農產品加工業“五個一批”工程“先行軍”和皖北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領頭羊”。

在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的進程中,推進產業集群化、集群園區化、園區社區化、社區城鎮化,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壯大新興產業、促進三產融合,是皖北推動“四化”協調同步的明確路徑。“十三五”以來,皖北城鎮化率從42.2%提高到47.8%、年均提高1.1個百分點﹔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實現“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現代農業發展加快,去年糧食種植面積7333萬畝、產量2651萬噸,分別佔全省的67.1%、66%。

惠民利民 持續改善百姓生活

新建的門診部寬敞明亮,便民中心一站式服務,自助服務區秩序井然……國慶假期,蚌埠市民袁宏偉帶孩子到蚌埠第一人民醫院看病。新擴建的門診部就醫環境煥然一新,讓袁宏偉由衷點贊。“外部環境和內部設施都讓人眼前一亮。拓寬了候診區,加設了休息椅,將更多空間留給患者,門診再也不擁擠。”袁宏偉說。

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十三五”期間,蚌埠大力推進安居、教育、醫療、生活保障等方面建設項目,7.13萬戶棚改居民實現“安居夢”,教育、衛生累計投入分別達309.6億元、177.6億元,城鄉低保、社會保險、特困供養、最低工資、住房公積金等全部提標擴面,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9%。

包括蚌埠在內的皖北地區廣大人民群眾,正在越來越多地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過去五年,皖北地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4%、高於全省0.4個百分點,2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62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282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新改建農村公路5.4萬公裡、佔全省的42.5%,所有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動力電和寬帶。

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的提升,讓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痛點、難點得到一定程度的紓解。隨著縣鄉村公共服務一體化的推進,皖北所有縣區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實現全覆蓋,蚌埠、阜陽、淮北入選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試點城市。蚌埠、淮北、宿州、阜陽4市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其中宿州、阜陽首創首成。

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隨著“急難愁盼”問題的逐步解決,皖北地區群眾生活持續改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記者 汪國梁 孫言梅)

(責編:關飛、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