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油酥燒餅:外酥內柔滿口香

【查看原圖】
在320℃烤爐中烤制的蒙城燒餅。張俊 攝
在320℃烤爐中烤制的蒙城燒餅。張俊 攝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2021年01月01日15:01

安徽北部以面食為主,一個面團或圓或扁,或細或長,可以變出無數花樣,而其中蒙城最有名的,當屬油酥燒餅。

蒙城油酥燒餅制作技藝,是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足見其歷史之悠久,技藝之復雜。近日,記者就來到蒙城,通過蒙城油酥燒餅技藝傳承人薛聚才,了解這個當地人舌尖上的美食記憶,探尋其隱藏的味覺密碼。

走到蒙城縣寶塔公園南門對面的塔前巷,就能看到薛家燒餅老店,如今這裡成為制作餅坯的后廚,而新店就在100多米外,裝修干淨整潔,明廚亮灶,更有現代氣息。

今年63歲的薛聚才,是蒙城油酥燒餅的第三代傳承人,18歲進入蒙城縣第二飲食服務公司做燒餅,“蒙城油酥燒餅的最高境界是外酥內柔,要達到這個效果,很考驗手藝和原材料。”

一個薄薄的燒餅,裡面卻層層疊疊,吃起來既酥脆又綿軟,特別是上面的酥皮,加上芝麻烤出來,一口咬下去,滿嘴留香。

燒餅怎麼會有這麼多層?對於記者的疑問,薛聚才說,這就是油酥燒餅的奧秘所在。

薛家制作油酥燒餅,選用的是包括金冠面粉在內的蒙城本地上等精白面粉。近年來,蒙城縣扎實開展“中國好糧油”行動示范縣建設,通過訂單農業推廣優質專用小麥,引導企業重視產品質量,從源頭保障著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有了好原料,還要有好手藝。薛聚才說,和面要根據氣溫適當調整,溫度高了要和得硬一點,溫度低了要和得軟一點,全靠手藝人經驗判斷。而制作餅坯時,要拉得長、擀得薄,層層疊疊20多層,每層都薄如紙片,這樣烤的時候才會起酥。

此外,燒餅的餡也很有講究,要選上等豬板膘油,把生膘油剁碎,裡面拌上大蔥、麻油和食鹽,在餅坯上抹勻,不留死角,才讓燒餅出爐后油亮透香。

“烤的時候,爐火、爐壁的溫度也要控制好,爐壁太熱或太涼,生燒餅都貼不上。火候不到,燒餅不熟不酥﹔火候過了,又會焦糊。燒餅烤好了,往外挑的時候,也要講究力度角度。”薛聚才說。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粒粒小麥經過物理的、化學的變化,留給當地人無數美好記憶。

採訪的那天早晨,蒙城人邱梅帶著外地來的客戶劉輝,來到薛家燒餅店品嘗油酥燒餅。

“我早就聽說過蒙城燒餅好吃,今天一嘗,又酥又香,味道真的非常好。”劉輝說。(韓震震 張俊)

分享到:
(責編:劉穎、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