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美麗鄉村方興未艾

【查看原圖】

汪橋村一角。

昶方村美景。

  近年來,巢湖市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運用“統分結合、點面協同、形神兼備、共建共享”工作法,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讓153個村(居)、1562個自然村和105個美麗鄉村中心村“舊貌換新顏”,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大幅提升,廣大群眾有了更多幸福感和獲得感。

  “三大革命”提升鄉村品質

  在巢湖市全景圖中,美麗鄉村美得像“花兒”一樣。

  柏油路通達每家每戶﹔農家小院幽雅靜謐,穿上了各式各樣的“文化衫”﹔垃圾分類,污水進管網﹔村庄內外綠樹環繞,長廊、涼亭、綠植錯落有致……田園美景盡收眼底。黃麓鎮昶方村不大卻很精致,用“一步一景”來形容它,毫不夸張。“房前屋后的垃圾不見了,路燈亮了,河水清了,住在村裡特別舒心。”說起村裡的變化,村民們交口稱贊。

  近年來,巢湖市聚焦“廁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等關鍵點,全域推進人居環境整治,讓鄉村從“臟亂差”變成了“綠淨美”。

  廁所革命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的應有之義。巢湖市到2020年年底將基本完成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基本實現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或資源化利用,農村改廁“整村推進”實現全覆蓋。在扎實推進“廁所革命”的同時,巢湖市深度推進“污水革命”。圍繞“巢湖要治理,截污須先行﹔污水要收集,改水須改廁﹔雨污要分流,處理須合理﹔運行要常態,日常須管理﹔監管要規范,獎補須定明”的“五要五須五字訣”,巢湖市根據不同地域特點,科學選擇治污模式。13個鄉鎮通過DBO建設模式建成污水處理廠,105個中心村均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實現鄉鎮、中心村污水處理全覆蓋。

  該市還全面推進“垃圾革命”。按照全覆蓋目標,推行三次分類收集(農戶初分、保潔員再分、終端第三次篩分)﹔四層分類處理(按可爛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種類型分別處理)﹔五定保障落實(定點投放、定人收集、定時清運、定點處置、定責管理),形成有特色的“分類收集、定點投放、分揀清運、回收利用、生物成肥、焚燒減量處置”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體系,實現農村環衛市場化率、陳年積存垃圾清理率、垃圾治理自然村覆蓋率、自然村庄清掃保潔率、農村生活垃圾收運率、垃圾無害化處置率六個100%目標。

  在此基礎上,該市在全域推進村庄清潔行動,並在率先出台獎補政策、考核細則、評分標准,為全域推進村庄清潔行動提供堅實保障基礎。截至2019年底,該市1562個自然村通過驗收、達標,撥付整治資金3802萬元。

  因村制宜各美其美

  巢湖市的美麗鄉村都不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個個生態宜居的村庄,各有各的風貌。

  汪橋村按照“空間優化形態美、功能配套村容美、興業民富生活美、生態優良環境美、鄉風文明和諧美”的總體要求,完成了環境整治。如今,汪橋村有山有水有人氣,慢步道、景觀橋、口袋公園、文化廣場布局合理,還有集鄉村旅游、民宿、農家樂、觀光採摘、休閑垂釣為一體的生態農庄,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打卡”。

  巢湖市區分村庄類別、功能定位、發展方向,高標准編制《市域鄉村建設規劃》《中心村布點規劃》《中心村建設規劃》。

  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該市突出“一村一韻”“一村一景”,因地制宜做好“依山傍水、迎山親水、顯山露水”文章,推動山、水、田、園、林深度融合,建設打造一個個各美其美的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在此基礎上,該市立足水城特色,採取抓點、連線、成片推進方法,將巢湖景點“串聯成線”,打造“村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美麗鄉村示范片。

  在為村民打造生態宜居家園的同時,注重營造和諧共生田園。該市啟動環巢湖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開展巢湖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示范區建設和農村“黑水”治理,實現水清岸綠景美目標。實施村庄綠化美化工程,形成“四季常青、三季有花、花草木相間,錯落有致”的景觀效果,全市森林覆蓋率達16.88%。

  “秀外”不忘“慧中”。目前,巢湖市已經建成18個鄉鎮(街道)文明實踐所、165個村(居)文明實踐站。該市還繼承創新鄉土文化,深度發掘農耕文明、“九龍攢珠”古村落、“三將軍”紅色經典、巢湖民歌,培育出南湖方、洪家疃等一批文化特色示范村。不僅如此,該市堅持保護建筑、保持肌理、保存風貌、保全文化,讓歷史文化村落煥發青春。洪家疃、張家疃、烔煬老街、北閘老街均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值得一提的是,該市各村居均成立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禁毒會、紅白理事會,廣泛開展道德評議、善行義舉、優秀家風征集、星級文明戶評選等活動。全市縣級及縣級以上文明鎮村達89個,其中烔煬鎮和烔煬鎮中李村入選全國文明鎮村。 (方娟)

來源:安徽在線  2020年06月11日08:11
分享到:
(責編:馬玲玲、關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