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盜文物商代獸面紋銅鬲回歸安徽省博物院

【查看原圖】

  記者5月7日獲悉,安徽博物院日前正式接收合肥市公安局追索文物商代獸面紋銅鬲。這件被盜流失32年的珍貴文物終於回歸故鄉。

  商代獸面紋銅鬲為國家一級文物,1947年出土於安徽阜陽,1957年征集入安徽省博物館,1988年12月被盜流失在外。 2017年12月,安徽博物院接到熱心群眾提供的重要線索,浙江某拍賣公司網站上的一件拍品“商代中期獸面紋銅鬲”與安徽博物院的藏品有些相似。安徽博物院第一時間查閱了當時被盜文物資料,經過比對,初步認為拍賣會的銅鬲與該館1988年被盜的商代獸面紋銅鬲極其相似,並把這一重要信息上報了國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國家文物局及公安部也同步在全國被盜文物信息平台上進行了信息比對,得到相同結論。在國家文物局和公安部的部署下,浙江省文物局對該拍賣公司下達立即停止交易的指令。為此,合肥市公安局兩名警官及安徽博物院兩名青銅文物專家迅速趕到杭州。專業人員現場對拍品進行認真勘察比對,確認此件拍品為安徽博物院1988年被盜商代獸面紋銅鬲。 2017年12月29日,商代獸面紋銅鬲在警察和專業人員的保護下,從杭州回到安徽,因案件還在處理中,作為涉案文物暫存安徽博物院庫房。

  據省文化和旅游廳和合肥市公安局相關人士介紹,商代獸面紋銅鬲是全國被盜文物信息平台建立后第一例成功追索的被盜文物,具有重要意義,彰顯了我國打擊文物犯罪、保護文物安全的決心和力量。

  資料圖:編號“LOT616”的拍品獸面紋銅鬲。(圖片來源:颍州晚報)

  上海博物館藏青銅獸面紋鬲(左)安徽博物院藏青銅獸面紋鬲(右)。(圖片來源:颍州晚報)

來源:安徽日報  2020年05月08日09:12
分享到:
(責編:馬玲玲、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