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習春風潤江淮——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四周年特別報道”

大灣巨變

【查看原圖】

  2020年4月拍攝的大灣村。

  四年前的4月,習近平總書記走進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深情寄語老區發展,與當地干部群眾共商脫貧攻堅大計。

  四年來,大灣村牢記總書記囑托,奮力打好脫貧攻堅戰,走出了一條“山上種茶、家中迎客、紅綠結合”的特色發展道路,交上了一張滿意的“脫貧答卷”,昔日的貧困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山區變景區,貧困戶吃上旅游飯

  4月20日,記者一行驅車從金寨下高速后,在山路上蜿蜒行駛1個多小時,進入大別山深處的大灣村。

  一場新雨過后,群山蒼翠欲滴。走進村口,遙見大片的太陽能光伏板鋪滿山坡,一排排白牆黛瓦的民居靜臥山間,錯落有致。

  轉過一道彎,就是貧困戶陳澤申的老屋子。土牆斑駁,磚石裸露,依稀可見歲月痕跡。 4年前,總書記曾在這個院子裡與鄉親們圍坐著話家常、談發展,如今這個場景已定格成畫面挂在牆上,陳澤申家的老屋也成為游客必去的打卡地。

  沿老宅下坡行走幾百米,是一片白牆黛瓦的仿古民居,陳澤申的兩層新居就在其間。隨著大灣村鄉村旅游的發展,老陳將新房的一間改成了民宿,交給村裡統一經營,每年可以獲得三四千元的租金。

  去年村裡的游客接待中心營業了,陳澤申過來干起了“導游”,負責接待游客和干些雜活。 “游客來了,我帶他們到茶園採茶,教他們炒茶。 ”老陳告訴記者,現在老區人民吃上了旅游飯,他在游客中心上班,月收入2000多元﹔村裡還給他安排了公益性崗位做保潔,一個月也能收入500元﹔他還在后山種了幾畝地中草藥,一年下來收入可達4萬多元,日子越過越紅火。

  依托紅色文化和綠色資源,大灣村走上了茶旅融合、紅綠結合的發展道路,正著力打造“沿著總書記的足跡前行”4A景區,帶動貧困群眾吃上了旅游飯。

  “2015年,剛來到大灣村時,村裡隻有五六家農家樂,現在農家樂已經發展到30多家,游客也越來越多。 ”大灣村第一書記余靜介紹說,7月1日,大灣村十裡漂流將正式開漂,新投資建設的26棟精品民宿群國慶節前后可運營,旅游產業火了,每年吸納各地游客近30萬人次。

  茶葉成產業,家門口打工門路多

  迎著清晨第一縷陽光,葉廣平夫婦就騎著摩托車從鎮上的搬遷小區出門了,沿山路騎行十幾公裡,來到大灣村茶廠,葉廣平去茶廠炒茶,丈夫到收購點售賣剛採的新茶。

  “以前村裡沒有茶廠,茶販子壓價,村民種植的芽茶賣不上價。現在村裡引進了茶廠,引導我們種植瓜片,茶葉再也不愁銷了,價格比以前翻一番還多。 ”葉廣平告訴記者,她家兩畝多茶園,一個茶季賣茶收入六七千元。眼下正是茶葉上市旺季,她到茶廠炒茶,一個多月又能收入四五千元。現在村裡大建設、大發展,做綠化、干建筑,就業機會多,他們夫妻倆平時還能做小工,一年下來家庭收入六七萬元。

  在大灣村茶廠的茶葉炒制車間,工人們正忙著炒茶,一股茶葉的香氣扑面而來。茶廠負責人宣善斌告訴記者,茶廠目前有30多名工人,其中像葉廣平這樣的貧困戶有15個,平均每人每月收入兩三千元。

  產業扶貧是脫貧治本之策。大灣村始終把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以茶葉為主導產業,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著力構建穩定脫貧的長效機制。余靜介紹,通過引進茶葉龍頭企業,大灣村不僅解決了茶葉加工銷售的難題,而且由過去制作“大路貨”變成制作精品瓜片茶,鮮葉銷售價格由30元/斤上漲到60元/斤,帶動400多戶茶農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

  夯實了產業基礎,大灣發展勢頭強勁,群眾生活幸福指數不斷增強。截至目前,大灣村共有茶園4000余畝,山羊養殖1617隻,大別山黃牛養殖1292頭,黑毛豬養殖3926頭,天麻、茯苓等中藥材種植面積5萬平方米。 201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82.75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4236元。貧困人口由2014年的242戶707人下降到現在4戶8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23%。

  瓦房變樓房,貧困村成了美麗村

  “瞧!我家以前就住在那個山頭上。 ”在大灣村茶廠,嫻熟地炒著茶的周秀鳳指著窗外說。

  遠處,荒山難尋人跡,與村內白牆黛瓦的仿古民居形成強烈反差。

  “以前住的是泥瓦房,出門是羊腸小道,吃水還要下山挑水,誰曾想現在搬進了樓房,水電路都通了,跟城市差不多。 ”周秀鳳喜上眉梢。

  周秀鳳一家三口,女兒患有先天性骨髓炎,老母親也有慢性病。以前一家人就住在山裡,守著幾畝茶園,一貧如洗。2016年隨著當地易地扶貧搬遷,周秀鳳一家搬進了新居,開始了新生活。

  生活一天天好起來,周秀鳳的干勁也越來越足。去年在大灣村茶廠炒茶,周秀鳳一個茶季就收入9000多元。村裡鼓勵發展特色種養,她又承包了10畝地種植小香薯,大戶包收購,一年收入1萬多元。再加上平時打零工,一年收入三四萬元。

  為讓貧困群眾挪窮窩、換新業、拔窮根,大灣村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改善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的重要途徑,搶抓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政策機遇,疊加易地扶貧、水庫移民避險解困、美麗鄉村建設等政策,強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規劃建設大灣等四個安置點,安置群眾129戶439人,其中貧困戶62戶201人。昔日的貧困山村已經成為宜居宜游的美麗鄉村。(記者 范克龍)

來源:安徽日報  2020年04月24日08:14
分享到:
(責編:馬玲玲、關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