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湖北“滿月”!安徽省首批醫療隊重症監護護士開始休整

【查看原圖】

人民網合肥2月27日電(周坤)“這一個星期,隻想踏實的睡一覺”。昨天,安徽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50位重症監護護士,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重症病區連續奮戰30天后,迎來了為期一周的休整時間。這是他們來到武漢后第一次休整。

這一個月,安徽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員們度過了人生中最特別的一個月。人民網安徽頻道記者連線多位安徽省支援湖北醫療隊成員,講述他們在武漢奮戰“滿月”的心聲。

安徽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出征儀式上的50名重症監護護士。周坤攝

一份振奮人心的成績單

“不知不覺已經在武漢一個月了。”安徽省支援湖北醫療隊領隊、黨總支部書記汪天平告訴記者,從1月27日出征到2月26日,安徽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已在戰“疫”一線連續奮戰了一個月,從未停歇。

“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戰斗的隊員們,救治的都是危重症患者,連續作戰帶來的身體和精神上的疲勞,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因此根據安排,他們先原地休整一周,保護身體健康。”汪天平說。

在安徽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中,除了50名重症監護護士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工作,還有135名隊員在東西湖區醫院和太康醫院進行支援。汪天平透露,一個月來,在東西湖區醫院和太康醫院工作的醫護人員們共收治了583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199例,還有151例患者轉為輕症。“這一個月,安徽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交出了一份振奮人心的成績單。”汪天平說。

不放棄任何一個重症患者

“每天在忙碌中度過,這一個月,比想象中快了許多,也比想象中難了許多。”中國科大附一院(南區)肝膽外科護士長樊華說。

他所在的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匯集了整個武漢最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在這裡,除了協助醫生做好各種檢查、基礎護理,也有吸痰、插管等高風險操作。

樊華和患者合影。圖片由中國科大附一院提供

“苦一點、累一點,我都不怕。看到我們組護理的重症患者轉到普通病房,然后聽說出院,心裡就有了無窮的力量。但聽到朝夕相處的患者突然離去,心裡又會很難受。不過我們還是要繼續戰斗,因為有更多患者需要我們,不放棄任何一個重症患者。”樊華說。

在休整的一周裡,樊華准備整理工作資料,進行總結和分析,“希望能對其他隊友提供點幫助,打贏下一階段的疫情攻堅戰。”

醫院從“人等床”到“床等人”

“現在回想起來,最難熬的是來武漢的前10天,眼看著確診病例逐日攀升、危重患者不斷增加、防護物資也開始緊張,我們心理壓力非常大。”安徽醫科大學第四附院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沈杭說。

隨著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防護物資不斷馳援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沈杭熬過了最難的時光。如今,救治流程更加順暢,出院人數越來越多,整體趨勢向好發展。“從一開始床位緊張,經常‘人等床’,到如今出現‘床等人’,相比剛來的時候,現在工作輕鬆多了。”沈杭告訴記者。

沈杭在武漢一線。圖片由安醫大四附院提供

在休整前一天,沈杭和四名隊友一起做CT檢查,確保以健康狀態進入休整。“雖然接觸患者時都沒害怕過,但當自己躺在上面被檢查時,心裡十分擔心,應該沒事吧。”沈杭說,最終,她和隊友們都順利通過檢查,開始休整,“好好睡幾天!做好長期作戰的准備。”

每一天都是新的挑戰

同樣想好好睡覺的,還有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董芹芹。

這一個月,每天從武漢市金銀潭醫院下班后,董芹芹從來沒睡過一個安穩覺,“每晚都要醒好幾次,看下手機,怕睡過了。”

董芹芹在一線與患者合影。圖片由安徽省二院提供

董芹芹稱,在這裡,每一天都是新的挑戰,危重症患者的病情瞬息萬變,所以上班的每一秒都是神經緊繃的狀態,每一刻都注意著各種監控儀器。從來不過敏的她,也因為頻繁的酒精消毒,加上長時間穿戴兩層不透氣的乳膠手套,導致手部一度出現嚴重的濕疹。

“出來一個月,還是有些想家。除了視頻見面,我還用短視頻記錄自己經歷,分享給家人、朋友。”董芹芹告訴記者,她每次發布的短視頻都有數萬人點贊,並且在留言中為她加油、鼓勵,給予她繼續戰“疫”的無限動力,“我一定會保護好自己,拿到屬於我的那份最好的獎牌——平安回家!”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2020年02月27日09:43
分享到:
(責編:蘇恆、關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