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地市新闻>>亳州

安徽亳州:技能培养新路径 畅通就业高速路

2025年07月23日10:46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在位于安徽省亳州谯城经开区的亳州联滔电子有限公司实训车间里,陈坤正熟练地组装汽车线束。陈坤说:“我们现在做的是一道布线的工序,就是把线工整地布到工装板上,然后再进行一道预插的工序。我们刚进厂时会有培训,实际操作时就熟能生巧了。”今年18岁的陈坤是亳州机电信息工程学校的应届毕业生,通过岗位实操,他已熟练掌握新能源汽车线束的全流程生产技术,到6月底毕业后就可以正式入职了。“从入学起,我们就常在企业车间上课学习,毕业学期直接在生产线边干边学,实打实练手。”

和陈坤一起实习的,还有他的100多位同学。技术培训所用的生产线既是企业的生产设备,也是学校的教学工具。“学生在这里可以学到课堂上学习不到的实操知识,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亳州机电信息工程学校的驻厂老师孙路雨说。

亳州联滔电子有限公司人事专员王四娜说:“目前,我们与学校合作共建‘厂中校’,将课堂设在生产一线,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开发实训课程。经过3年的培养,毕业时学生人均能掌握3个以上的生产项目经验,能显著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在“学练交替、工学一体”的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毕业时技能水平基本达到企业的技能要求,大幅缩短了培训周期,降低了企业成本。这种“真刀真枪”的培养模式不仅根治了职校教育中“黑板上开机床、试卷里练操作”的痛点,更让企业收获了“量身定制”的熟练工。

近年来,亳州市聚焦主导产业建设和重点产业需求,积极探索“厂中校”“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初步构建了“岗位预见+培训开发+资格认证”的人才培养体系,精准匹配产业需求。若仅着眼于企业当下缺什么就培训什么,人才供给往往滞后于需求变化,要让生产端技术革新与人力资源技能培训同步优化、同频共振。目前,亳州全市11所职业学校已与200多家企业建立“厂中校”“校中厂”对接机制,有效打通人才供需堵点。

亳州市通过持续完善“培训+就业+服务”全链条机制,让更多群众依托亳州特色产业端稳“技能饭碗”,以高质量就业赋能高质量发展。(杨海龙)

(责编:刘颖、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