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萧县:一条“民心路”蹚出基层治理新路径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县委社会工作部以民为本,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党建领事、礼让和事、群众说事、多元解事、网格管事、群力防事”基层治理新路径,通过常态化调研深挖村(社区)特色经验做法,凝练推广,引导运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倾心绘就“共建共治共享”县域社会治理“幸福画卷”。
萧县马井镇王楼村在开展“群众说事”活动中,家门口“堵水”“积水”问题成为村民反映的焦点,30余户村民因此产生邻里纠纷,衍生出多起信访事项,成为影响村庄和谐发展的突出矛盾。
针对这一治理难题,王楼村“两委”坚持问题导向,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商会,研究解决方案。经充分讨论,决定改变传统道路建设模式,探索建立群众全过程参与机制,推动村民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道路建设的参与者、决策者和监督者,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王楼村此次道路建设创新采用“群众自下而上申请”机制。项目实施前,由村民代表逐户征求意见,确保方案获得全体相关村民认可。在规划设计环节,组织村民代表召开专题会议,围绕排水系统、路面坡度等关键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将群众意见全面融入建设方案。通过建立群众全过程参与机制,既有效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又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了矛盾纠纷。
“这次道路建设充分尊重群众意见,排水设计、路面坡度等都符合实际需求。在方案讨论过程中,原本存在矛盾的邻居也主动沟通协商,邻里关系得到明显改善。”村民王绪奎对道路建设,有很深的感受,对群众积极参与感到欣慰和高兴。
王楼村通过创新群众参与模式,不仅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道路积水问题,更探索出一条基层治理新路径。在群众全过程参与道路建设过程中,累计化解邻里纠纷30余起,推动9件信访积案实质性化解。这种从“旁观者”到“主人翁”的角色转变,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大动能。
下一步,萧县县委社会工作部将以王楼村群众参与道路建设的成功经验为样板,在全县范围积极推广,引导更多村(社区)借鉴运用,更好地聚焦群众实际需求, 拓展治理路径,化解矛盾纠纷,凝聚发展新动能,不断深化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实践,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王圣杰 李兰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