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广德:“同心同行”实践队赴广德解码“文旅贷” 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拍闼送清来。为积极响应团省委号召,对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6月20日至7月3日,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同心同行”实践队深入广德市祠山街道,聚焦金融、文化与生态协同发展的关键命题,以当地“文旅贷”政策实施为切入点,为破解乡村文旅发展资金瓶颈、激活振兴引擎贡献青年智慧。
文旅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广德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备文旅产业发展优势。“文旅贷”政策的出台,为当地文旅企业提供精准金融支持,本项目旨在深度调研政策落地实效,探寻优化之策,回应乡村振兴对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的迫切呼唤。
团队通过对话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基层村民,探访历史人文地标与生态景点,以青年视角挖掘广德文旅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用脚步丈量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在实地走访中,团队成员探查乡村每个角落,与政府机构、基层干部、村民进行访谈交流,获取第一手资料,全面剖析文旅贷在当地的发展、影响和成果。
在与文化和旅游局访谈中,团队深刻了解了“文旅贷”的实施路径与情况,目前问题和未来展望。目前广德已有17家文旅企业得到了“文旅贷”的支持,共发放了23笔贷款。1:6的风险补偿金比例为当地文旅企业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他们加大了贷款额度限度、简化审查手续,持续帮助文旅企业融资。会议中,产业发展科肖科长指出他们将在白名单评选标准、开放运营企业、加大宣传力度这几个方面进行新的开拓。
实践中,团队与广德市立诚担保有限公司进行了深度交流。副总经理刘亚中与我们分享了往期突出项目实施过程与贷款发放流程。文旅产业的投资需求大、期限长,他们主要以发放小额贷款。2:2:6的风险共担比例,让他们着重注意对文旅企业的风险把控,例如竹林雅居项目,他们就实地探访5、6次,仔细考察项目落地的具体情况后再判断、发放对其接下来的贷款金额。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听从政府规划,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旅企业财务系统的制度性、合规性。
在深入了解文旅产业发展脉络中, 队员们探访了太极洞、笄山竹海、范仲淹纪念馆等知名景区,更深入刘家大院、竹林雅居等受益于“文旅贷”的文旅企业一线。调研发现,“文旅贷”带来的远不止经济效益,完善的智慧导览系统和升级优化的建筑设施为当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旅游吸引力,强力提升了社会效益 。
调查中,团队扎根乡土,深入了解村民故事,当地居民反馈到文旅项目的兴起给村里带来热闹的烟火气,他们可以通过向旅客售卖特色农产品增加收入,生活质量大幅提升。这生动印证了金融支持对乡村产业、社会生态的积极重塑——产业活了,人气旺了,乡村的生机也随之盎然。
十余天的躬身实践,团队以敏锐的观察力和严谨的学术素养,深入解析了“文旅贷”这一金融工具在广德乡村沃土上从政策设计到落地生根的全过程。他们不仅记录下金融“活水”如何精准滴灌文旅产业、滋养乡村发展,更致力于提炼经验、发现问题,为政策的持续优化与推广贡献切实可行的“青年方案”。他们的广德之行,是青年力量融入国家乡村振兴宏大叙事的生动实践,其调研成果,也将为擦亮“文旅贷”这一金融创新品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智力支持与实践参考。(尹思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