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这里有群“共享妈妈”

“孩子们,看这边,排好队!”下午三点半,放学铃声响起,在合肥市师范附属第三小学校门口,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昌贵居委会的“共享妈妈”金霞举着牌子,红色马甲在人群中格外醒目。
当看到自己负责接的孩子们从校门口跑出,她微笑着向一个个熟悉的小脑袋招手,问道:“今天在学校开心吗?”这样的温暖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接学生们放学。
最初,这只是一个由辖区妈妈们自发组建的家庭教育交流群,而居委会则在“一楼见”走访中发现,双职工家庭普遍面临着孩子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难题。在与社区妈妈们的一次次促膝长谈中,以“互帮互助”为理念的“共享妈妈”项目应运而生。
“我们有个排班表,有时间的家长就报名,需要帮忙接孩子的家长会在群里发消息。‘共享妈妈’们举着牌子,孩子们都认识。”金霞说,群里的妈妈们很积极,早在今年3月第一次组织时,就有20余人报名参加。
不固定人员,灵活结对,社区妈妈们用爱心编织起了一张温暖的守护网。
项目开展以来,“共享妈妈”们的服务内容不断丰富。从最初单纯的接孩子放学发展到课后陪伴、亲子活动等多元化服务,每天下午,“共享妈妈”们在居委会陪孩子们写作业、做手工、玩游戏,活动室、南书房成了孩子们的“第二个家”。
让家长们欣喜的是,“共享妈妈”不仅解决了接送难题,还依托社区“第二课堂”帮助孩子们培养了良好习惯与社交能力,“孩子在这里交到了新朋友,性格开朗了许多,学习效率比在家里还要高。”一位家长感慨道。
“有的家长反映,希望孩子在写完作业之后能接受一些非学科类的特色课程。”昌贵居委会妇联主席孙娟表示,项目还与辖区国企达成了合作,引入书法、绘画等优质课程资源,让孩子在写完作业后能发展更多兴趣爱好,为孩子们提供更丰富的成长体验。
截至目前,“共享妈妈”项目已有核心成员11名,志愿者妈妈50余名,累计服务家庭80余户,开展各类亲子互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百余场次。家长王女士表示:“以前总担心放学来不及接孩子,现在‘共享妈妈’帮我解决了后顾之忧,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共享妈妈”们为城市增添了温度,也让社区多了人情味。它让双职工家庭不再为接孩子发愁,让“全职妈妈”实现自我价值,让孩子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更生动诠释着好的社会治理要让邻里间重新发现“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暖,好的教育更要让爱的种子在社区生根发芽。(毕芃 文/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