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已探索搭建21个“数据要素×”场景

记者从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获悉,近年来,亳州市坚持创新引领、数据驱动,不断强化场景需求牵引,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充分实现数据要素价值,赋能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已累计汇集全市4731类137.48亿条数据,探索搭建了金融服务、现代农业、商贸流通等领域21个“数据要素×”场景。
数字+中药溯源。率先实施“一物一码”追溯,采集中药饮片生产过程每个环节的信息,为每个饮片包装生成唯一的标识码,全流程记录有关数据,实现对饮片全过程、全产业链追溯管理,有效解决中药饮片生产过程中监管难问题,更好实现共管效应。截至目前,可实现追溯中药饮片品种超1300种,涉及中药材供应商和饮片销售客户超6万家,覆盖全市94%、全国10%的饮片生产企业。
数字+普惠金融。建立个人和企业信用分析评价模型,搭建贷前准入、信用评级、风险控制、贷后预警等大数据模型,为企业、个人精准“画像”,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难、可抵押物少、资金回笼慢等问题。截至目前,已累计为4.84万家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经营主体和52.71万市民、农户提供贷款4268.71亿元,贷款不良率低于0.3%,获2024年国家“数据要素×”大赛安徽分赛金奖。
数字+云销助农。聚焦花茶、农特产品等重点商品,采集分析天猫、淘宝、京东、苏宁等70余家网络零售平台销售数据,分区域、分平台对农产品品种、销路等进行多维度、全方位分析,全面、准确反映亳州市网络零售、电商规模和变化趋势,为药农种植提供精准指导,实现农户、企业产销“一条龙”。2025年一季度,全市花茶、农产品等网络零售额达58.5亿元,同比增长39%。
数字+养殖监管。搭建“徽牛云”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智能设备和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并记录肉牛出生信息、饲养环境、饲料构成、疫苗接种记录、运输过程等环节数据,实现养殖记录、检疫、调运、屠宰、流通等各环节信息的全程可监管。截至目前,平台已覆盖93万余头肉牛,入选2024年全国智慧农业建设典型案例。(张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