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铜陵市的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实验室。“我们与铜陵200余家企业常态化合作,签订实施产学研项目300余项,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120余项。”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中心承担了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项目57项,产出成果140余项,实现多项产品国产化替代。
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结出的创新硕果,是铜陵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记者从铜陵市科技局获悉,该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从平台、体系、支撑等多方面入手,激活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引擎。
铜陵加快打造创新平台。针对年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的规上制造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的规上制造业企业实施“两清零”行动,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跃升至50%。去年,该市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14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同比上升26.7%,建成铜产业链绿色发展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
铜陵构建“企业出题、团队破题、市场解题”的创新生态,通过推行“揭榜挂帅”机制,将本地企业技术难题转化为“攻关榜单”,面向全国科研团队公开悬赏。去年,铜陵瞄准高端制造、绿色冶金、生态环保等关键领域展开技术突围,10个项目入选省科技创新“攻坚清单”,3个重大专项获省级专项扶持,9个市级“急难愁盼”项目获640万元专项资助。铜陵还积极推动实验室成果走向生产线,已与10所高校院所建立“直通车”制度,推动铜陵学院等单位出台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政策。2024年,该市两家省级中试基地培育出多个“明星项目”。
铜陵为创新“输血供氧”,让科技型企业享受“真金白银”支持。该市积极对接省新型研发机构基金,设铜陵子基金,释放科技成果产业化和资本化动能。推进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建立“科技贷”白名单机制,已有74家企业获得“科技贷”2.08亿元。创新推出“科技积分制”,金融机构根据积分精准放贷,形成“研发投入—成果转化—资本增值”的良性循环。
·编后·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助推器”。铜陵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从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以及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入手,加大对企业在科技创新投入方面的支持,为企业借用外部“科技大脑”牵线搭桥,形成产学研结合、共促创新的强大合力,为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科技支撑。(记者 刘洋 通讯员 杨竹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