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服务模式破梗阻 合肥开展“沉浸式”政务体验行动

去年5月,合肥启动“我陪群众走流程”专项活动。一年以来,市效能办联合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创新建立“体验式”问题发现机制,通过角色转换实现服务提质增效,已累计开展领导干部走流程647人次,效能监督员陪同办件294件,收集办理意见建议30项。
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事大厅,一场持续20天的“补缴拉锯战”近日迎来转机。职工刘先生反映单位欠缴公积金问题后,相关职能部门先后3次约谈涉事企业,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补缴协议。
跨部门业务办理的“信息孤岛”问题在专项活动中被重点突破。效能监督员陪同企业经办人李女士办理社保业务时,发现因系统数据不同步导致经办人在2个部门间往返。市数据资源管理局随即牵头建立税务、人社、医保三部门联席机制,设立“综合协调专员”岗位,通过“首问负责制+数据实时核验”模式,将同类业务办理时间压缩60%。
特种设备检测领域的效率提升尤为明显。市民张先生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阀门送检时提出“检测周期过长”的意见,经市效能办督办,检测机构通过优化流程、增配设备,将安全阀校验周期从30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并建立“检测完成即时通知”制度。“现在不仅取件快,还能实时收到进度提醒。”张先生对整改效果表示满意。
细微之处见真章。针对群众反映的办事大厅打印服务缺失、电子设备老化等“小问题”,各窗口单位立行立改:增设自助服务区配备智能终端6台,更新便民电脑23部,在18个办事窗口配置“一擦净”印泥清洁套装。据第三方满意度调查显示,整改后群众办事体验评分提升12.6个百分点。
“这场活动不是走过场,而是要建立长效机制。”市效能办主任介绍,目前正将典型案例转化为19项标准化服务规范,开发“智能预审”系统减少材料重复提交,并试点“云窗口”远程帮办服务。
据悉,下一步还将引入企业群众代表组成“政务服务体验官”队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美一公里”。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李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