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杜集区:非遗薪火传校园 传统文化润童心
2025年05月06日16:13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走进位于淮北市龙山路旁的杜集区第一实验学校,铿锵的鼓点与欢腾的狮舞相映成趣,校园处处跃动着传统文化的生机。近年来,杜集区委宣传部联合区教育局,以“非遗进校园”为抓手,将舞狮、腰鼓、面塑等传统技艺系统融入该校课程体系。这些项目既为校园文化注入鲜活色彩,更通过常态化教学,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悄然扎根、茁壮成长。
杜集区校园文化节。杜集区委宣传部供图
每周三下午,民间舞狮艺人陈杰都会准时来到校园,在操场上手把手指导学生舞狮技艺。“狮头要稳,步伐要轻,眼神要有神!”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五年级学生刘畅从最初的生涩到如今已能完成“狮子戏球”等高难度动作。“开始也觉得难,可穿上狮头的那一刻,能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刘畅兴奋地说。如今,这支由学生组成的舞狮队已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金字招牌”。
杜集区校园文化节。杜集区委宣传部供图
作为杜集区特色艺术,腰鼓课程在学校备受青睐。校外辅导员从握鼓姿势到队形变换进行系统教学,激昂的鼓点响彻校园。“腰鼓让我感受到家乡文化的热情!”学生段晓婷在训练中逐渐领悟到地方艺术的独特韵律。学校还将腰鼓与课间操结合,让传统艺术融入日常生活。
杜集区校园文化节。杜集区委宣传部供图
面塑、糖人等非遗课程则让学生体验“指尖上的匠心”。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荣斌现场示范,孩子们捏出的面塑栩栩如生,吹出的糖人惟妙惟肖。“原来老手艺这么有趣!”在动手实践中不仅提升了创造力,更体会到匠人精神的珍贵。
校长李炳歌表示:“非遗教育不是简单的技艺传授,而是培养文化认同的‘种子’。”未来,学校计划增设更多非遗项目,并通过开展校际交流展演,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校园中焕发持久生命力。(于晓 葛书影)
(责编:刘颖、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