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收官之年,马鞍山怎么干?
人民网马鞍山1月15日电(记者李希蒙)1月11日,马鞍山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马鞍山市市长葛斌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马鞍山市2024年工作,并就2025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俯瞰马鞍山主城区。马鞍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回顾2024,提神振气
报告中提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马鞍山发展历程中很不平凡、令人鼓舞的一年。
过去一年,马鞍山锚定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新发展定位,树立领跑意识,敢于创先争优,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现代化马鞍山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预计全年GDP达2780亿元、增长6%左右;保持全国先进制造业城市60强;科技创新竞争力进入全国城市70强;首次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全省第1……
除了发展答卷,2024年马鞍山市在长江保护、数字赋能、科技创新、改革品牌、民生实事等方面,同样收获颇丰。
其中,2024年,马鞍山市谋划项目超2600个,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上级资金297.2亿元、创历史新高。5个项目入选国家实数融合典型案例、规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目标完成率达221.2%,均居全省第1。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和强度实现“双提升”,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研发活动占比均居全省第1。宁马城际全面通轨,长江公铁大桥接线工程正式开工,宁马高速“四改八”全线通车,全市首条过江隧道启动建设。
另外,长江(马鞍山段)入选国家美丽河湖优秀案例,长江流域国土绿化项目获评全国十大示范项目,长江禁渔经验入选全国第六批干部培训教材。马鞍山市连续3年入选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百强,首次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全省第1,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居全省第2。
展望2025,实干争先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马鞍山定下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GDP增长6%,全员劳动生产率24.3万元/人左右,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3.4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粮食产量及播种面积、单位GDP能耗降低、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
目标如何实现?报告以“十一个创先争优”为统领,明确了2025年要重点做好的11个方面工作。
其中,围绕“生态修复、绿色转型”,报告中提出建设幸福河湖9条,修复湿地2050亩,新增造林5000亩,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5家,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30万千瓦,装配式建筑开工比例达40%。新建改造口袋公园19个、绿道15公里,完成马鞍山山体公园改造,推动滨江环道建设。
为进一步激发消费潜能、培育经营主体,报告提出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提高消费券发放精准度,挖掘传统消费潜力,扩大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消费。同时,持续推动“个转企”“小升规”“小升限”,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0家、限上批零住餐企业12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25家、资质建筑业企业30家,经营主体突破29万户。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千帆竞发”工程,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00家。
此外,报告还提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打造综合交通枢纽,推动宁马城际建成运营、巢马高铁主体完工,以同城化思维全面融入南京、合肥,健全常态化对接合作机制。新增“高效办成一件事”16项;擦亮“无证明城市”建设品牌,实现“无证明是常态、要证明是例外”。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