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地市新闻>>铜陵

入心见行,扎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2025年01月08日17:08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近年来,铜陵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为民服务,谋深抓实理论宣传工作。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均集中学习20次以上,带动县级以上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7000多场次,发表学习体会文章900多篇。同时,多年累计招募理论宣讲志愿者近万人,举办各类宣讲活动5万余场次,参与受众超过160万人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铜都大地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抓住关键,理论学习坚持示范性

近年来,铜陵市委高度重视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工作,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抓、带头讲,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工作举措、指导开展工作。

抓住关键少数,发挥“头雁领航”作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发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示范带头作用,坚持“年有计划、月有方案、次有专题”,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市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认真审定年度学习计划和具体学习方案,对学习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带头领学、谈心得体会、写理论文章、到基层宣讲。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经验交流文章《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持续下功夫 以高质量学习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中宣部《党委中心组学习》上刊发。

带动绝大多数,健全常态学习机制。市委出台贯彻中心组学习规则实施办法、新型智库建设实施意见和加强外请专家报备管理规定等。宣传部门制定中心组学习、理论宣讲、重点理论课题管理等规定,指导出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意见等,进一步完善基层理论武装工作机制。组织部门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制度,分层分级制定学习培训计划,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健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上下联学、督查督导、及时通报、资料共享、 巡听旁听等机制, 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决策部署,学习资料每期同步共享,督导各级中心组及时跟进、层层传导。严格落实定期通报制度,每半年对下级单位中心组学习情况进行通报。市属党委(党组)年均开展集中学习1000余次。

强化考核督导,压实理论学习责任。将中心组学习作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中心组组长在班子述职时对中心组学习情况进行“述学”,考核结果纳入领导干部综合评价体系和领导班子建设目标管理体系。加强动态管理,做到学前报备、随机旁听,结合意识形态工作专门检查、日常专题调研开展重点抽查,形成全过程督导和动态督查相结合,层层压实学习责任。

整合资源,阵地打造坚持促融合

群众在哪里,党的声音就要传递到哪里,理论武装阵地就要延伸到哪里。铜陵市通过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多方资源、创新平台载体,力图打造上下贯通、城乡互动、网上网下的立体宣讲平台。

用活老平台激发新活力。将各级文化馆、图书馆、全民阅读示范点、乡镇党组织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资源,作为乡镇、社区和村共建共享的平台,整合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用好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文明(道德)讲堂,并借助党建联系村结对共建、乡村振兴工作队等资源,进一步推动城乡互动,让旧平台焕发新活力。

打造新阵地培育新品牌。开办“铜都大学堂”,聚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部署,每月外请专家来铜作辅导。在全市建成11个理论宣讲示范基地、12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培育“红色屋场微宣讲”“同在党旗下·初心大讲堂”“青年之家·学习社”“庭院夜话”“幸福银行”等一批特色品牌。将宣讲阵地延伸到农村墙头、社区楼道,中国文明网首页专题推介铜陵市“文化墙”经验。

抓牢网下挺进网上。着眼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用好市县融媒体中心资源,举办“学习贯彻二十大 砥砺奋进新征程”主题阅读诵读大赛,线上线下参与超过10万人次,《人民诵读声声响 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声入人心”》入围长三角广播电视媒体融合优秀案例。推出“铜都网坛”云宣讲、“枞爱有你”微直播,开通“铜声讲理”“枞阳之歌”等抖音号、视频号,拍摄推送宣讲视频500多个,让党的创新理论“活”起来、“动”起来,推动宣讲阵地由“一时一地”变为“随时随地”,使理论教育触手可及。

精准分类,队伍建设坚持高要求

做好理论武装工作,人才队伍是关键。铜陵市通过全社会发动、全过程联动,实施宣讲队伍建设“个十百千万”工程,构建起广聚人气、覆盖城乡的理论宣讲工作队伍体系。

打造示范巡回团。在组建市委宣讲团、市级领导深入联系点带头示范宣讲的基础上,依托市党的理论政策说唱团和市党的理论政策百姓宣讲队,从市委党校、市艺术剧院等遴选500余名能说会讲、能唱会跳、能写会画的骨干力量,组建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理论宣讲巡回团,采取市级巡回团统一安排、县区中心(所、站)单独邀请等形式进基层一线巡回宣讲服务,实现示范引领,用真理的力量感召、感染群众。

遴选特色专家团。紧盯群众需求,注重面向基层一线单位,采取个人自荐、基层推荐和组织评选,遴选1500余名懂理论、懂政策、懂技术的专家学者,组建理论宣讲、农技服务、关爱儿童、法律政策、文化艺术、卫生健康、体育健身、科技科普、先进模范(好人)等9个宣讲分团,深入宣讲人民群众关心的政策举措,针对不同人群组建“银发宣讲团”“老兵宣讲队”“巾帼宣讲团”“青年讲师团”等,有针对性开展分众化宣讲服务,宣讲良好家训家风,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组建名嘴骨干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发动全市483个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吸引7000多名“草根名嘴”“五老人员”、社区网格长、乡贤等,着力用好本乡本土、知根知底的资源优势,组建“原生态”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小分队,把“普通话”翻译成“地方话”,把“书面语”转化为“聊家常”,让供需更精准、更有效,打造群众身边不走的宣讲队。

突出主题,宣传内容坚持质量优

坚持把牢主线、突出民生、强化引领,始终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政治任务,着力在讲全讲深讲透上下功夫,让理论宣讲冒“热气”,以达到聚民心、强信心、树新风。

思想引领聚民心。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的二十大、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等重大主题,搭建起党的创新理论与群众连接贯通的桥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政策解读强信心。围绕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和急难愁盼问题,开设铜都讲坛法律、民生、教育、食品药品安全等多个子讲座,把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政策讲全面、讲透彻,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身边,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里。

文明培育筑同心。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宣讲全过程,通过“好人”命名表彰会、读书沙龙、农村文化墙、乡村周末大舞台等形式,广泛开展“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主题活动,特别是建成56个喜庆堂(家宴堂),举办活动千余场次,参与6万余人次,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天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推动广大群众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有机统一,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创新形式,宣传方式坚持接地气

围绕“让理论走近大众”,着力创新宣讲形式、话语体系、组织方式,用群众的语言、群众接受的方式,讲好群众关心的事。

分层分众讲好特色话。突出重点人群,组织市委宣讲团、专家宣讲团、榜样宣讲团、青年宣讲团、巾帼宣讲团、文艺宣讲团、民生宣讲团、“三新”宣讲团、“五老”宣讲团、百姓宣讲团等十支特色宣讲示范团,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网站开展“七进”开展分众化宣讲,推出“总书记最牵挂的这件事儿”等微宣讲视频,着力讲好专题、讲清重点、讲出特色,用小切口、小故事呈现大主题、大道理。

绘声绘色讲得有意思。立足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通过收集群众身边素材,把抽象化为形象,用大白话讲透文件话。创新“艺术+”模式,通过歌舞音画、音乐说唱、黄梅歌舞、家书朗诵等形式,创作铜陵牛歌、枞阳大鼓书、枞阳琴书、枞阳腔等地域文艺作品,推动科学理论传播“有意义”又“有意思”。“铜陵牛歌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综述报道。《安徽日报》以《铜陵:特色宣讲接地气》为题报道市党的理论政策百姓说唱团走进G3长江公铁大桥项目建设现场开展艺术化宣讲活动情况。

交流交心讲出真感受。成立“月读公社”,每月精读一本经典书籍,定期组织交流,分享读书体会,养成深入思考、学以致用的习惯。举办全市“学习强国”学习竞赛、“举旗帜·送理论”微宣讲竞赛,开展“铜学达人”评选,吸引社会广泛参与。用好“渡江第一船”登陆地、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等红色遗址和乡贤馆、喜庆堂、名人故居、爱教基地等资源,开展沉浸式宣讲,让群众在参与中增强直观感受,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查正飞、孙昳恒 作者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讲师团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责编:关飞、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