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的蚌埠③丨“淮河上的明珠”,藏不住了!
安徽省蚌埠市,被誉为“淮河上的明珠”。去年,一部影视热剧《长月烬明》让蚌埠火爆“出圈”,蚌埠的两处地标性建筑南北分界线和“珍珠女”雕塑,因与剧中主角的形象相吻合,引来游客无数。
然而,蚌埠的“宝藏”景点,远不止于此。
在风景旖旎的龙子湖畔,有400多栋修复后的古民居焕发新生,被誉为古民居的“露天博物馆”。走进一栋栋古朴典雅的建筑,让人犹如穿越百年时光,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赫然眼前。
去涂山追寻大禹文化。据史料记载,涂山是四千多年前大禹劈山导淮、召会诸侯的地标性山脉。
走进宝兴面粉厂旧址触摸工业遗存。传统歇山式的屋顶、黄砂质感的墙壁、酱红色的木质楼梯……感受蚌埠版“繁花”故事。
玩累了,尝一尝蚌埠美食,小龙虾、烧饼夹里脊、冰酒酿——“皖C三件套”绝对能满足您的味蕾,还有河蚌烧粉丝、五岔烧全鸡、河溜小豆饼、生炸圆子、任桥牛肉、沱湖螃蟹等美食,不一而足。
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今年“五一”假期,蚌埠市接待游客403.0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14亿,同比增长34.81%。
蚌埠火爆“出圈”,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背后是这座城市稳扎稳打,牢牢把握文旅发展的“时”与“势”。
今年4月,蚌埠第二届文化旅游美食季开幕,这场由蚌埠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策划的文化旅游美食季已连续举办两届,特色文旅活动从每年四月燃到金秋十月,2024年系列活动已经扩容到50多个大项、几百个小项。
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规划范围5000亩,规划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此外,蚌埠连续举办2024年蚌埠市玉文化交流周、大禹文化周活动启动仪式暨第三届民祭大禹典礼等一系列文化活动,精心打造大禹文化、双墩文化、楚汉文化、大明文化等文化名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高位谋划推动文旅多路径融合,构成了蚌埠熠熠生辉的文化星河。
在一系列文旅活动中,蚌埠打破“政府办节、财政投入”的模式,采取“市场化运作、政府指导、企业投入、全民参与”的创新方式,实现了多赢和可持续性发展。
固镇伏羊节期间,当地居民前来看演出、品美食。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文旅火了,人气旺了,不仅带动了消费、提升了市民的自信心和幸福感,也带动文化产业蒸蒸日上。在2023年度安徽省对16个地市的文化产业目标考核中,蚌埠文化产业考核位居全省第二名,为历史最好成绩。
作为曾经的老工业城市,今天,蚌埠正挖掘自身独特文旅资源,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游玩探访,凭借文旅“出圈”的她,还绞尽脑汁,变“网红”为“长红”。
通过“靓淮河”工程建设,淮河两岸已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城市会客厅。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依托“靓淮河”工程,蚌埠谋划设计打造灯光秀、演艺秀、夜间游船等滨淮夜间休闲消费带;以张公湖景区和龙子湖景区特色餐饮为主力业态,打造龙子湖、张公山高端夜间美食圈;升级老百货大楼篾匠街小吃、淮河文化广场演艺、万达-银泰城市购物、奥体中心健身等四大夜间消费板块,逐步形成“一带两圈四板块多亮点”的夜游格局……近年来,蚌埠内外兼修,持续开拓文旅新业态,改造、升级和培育一批历史文化街区、一批新潮“网红”景点、一批地域特色文化项目。
通过“靓淮河”工程建设,淮河两岸已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城市会客厅。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淮河上的明珠”正倾全力,张开双臂,喜迎八方来客。
相关阅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