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芜湖湾沚:小莲蓬里“菇”事多

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 张俊
2024年08月19日15:59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夏末,莲花仍盛,正是莲子采摘关键时节。

这些天,顶着烈日,芜湖市湾沚区陶辛镇四门村的奚之强,忙得是脚打后脑勺。究其原由,原来正忙着在村里回收莲蓬壳。

一个取出莲子的莲蓬壳,往往直接被人丢弃。而在陶辛镇,奚之强另辟蹊径,从莲蓬壳里淘出了“宝贝”。

临近中午,室外气温升到了38摄氏度,位于四门村村口的芜湖辛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院里,从早上就开始转动的脱碎机,片刻都没停过,老远处,就能听到沙沙的碎壳声。

奚之强也没闲着,不时蹲下来,把打碎的莲蓬壳捧在手里,摸摸干度、看看成色,心里琢磨着,“按照比例调配好,菌包的原料就有着落了。”

晒干的莲蓬壳经粉碎后可用于菌包原料。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晒干的莲蓬壳经粉碎后可用于菌包原料。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陶辛镇向来就有种植荷花的传统,这里保存有完好的十纵十横古水系,沟沟相连,渠渠相通,堪称江南圩田的一大奇观。因坐拥2万余亩荷塘,陶辛水韵也被誉为芜湖新十景之一。

每年到赏荷花采莲子的季节,对于当地村民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迎来莲子丰收,忧的是摘完莲子后的莲蓬壳何去何从。

“过去要么就地倾倒,要么一烧了之,不仅对水质造成污染,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尤其是秸秆禁烧之后,主要的处理方式只能是丢弃。”身为土生土长的陶辛人,奚之强对村民心中的难处深有体会。

今年6月份,奚之强牵头创办芜湖辛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莲子壳、莲蓬壳的“变废为宝”再利用。

“莲子壳里面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和生长因子,适宜食用菌生长,发酵后可以制成平菇培育的基质。”奚之强告诉记者,莲蓬壳特有的理化结构加强了平菇菌包透气性,缩短了菌包的生产周期,不仅解决了莲子种植户的难题,也能降低蘑菇种植户的成本。

虽然今年是项目运营的头一年,但和村民们收获莲子一样,奚之强的辛越农业也没少收莲蓬壳。“平均下来一天能收三吨左右,晒干脱水粉碎后,每100斤莲蓬壳能产出30斤的菌包原料。”奚之强盘算道,“按目前的收壳进度,今年大概能生产菌包80万包。”

“菌包制成后,在基地培育35天,然后村民拿回去静养一周即可出菇。”奚之强说,村民摘下的平菇统一收购,等成品菇收上来之后,再从中刨去菌包的费用,先发菌包后收钱,为的是确保村民有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莲蓬壳不仅可以用于菌包原料,还能用来生产环保颗粒、有机肥料,完全处理后,可以说是“吃干榨尽”,没有一点废弃物。

“湖北引进设备、江西引来技术。”奚之强告诉记者,今年以平菇菌包为主,后续还会生产秀珍菇和金针菇菌包,通过扩大规模,争取把四门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蘑菇村。

离开辛越农业大院,身后脱碎机的声音仍不绝于耳。听村民介绍,村里的菌包基地即将投入使用,但凡聊起这事,大家都满怀希望。

因为,每个人都期盼着,菌包破袋出菇的那一天。

(责编:关飞、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