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政在行动

营商环境新场景 合肥位居全国第二

2024年06月19日09:07 | 来源:合肥在线
小字号

  近日,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公布《2023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合肥市位居地级市(共31个)综合排名全国第二。报告显示,合肥市“市场环境、法治环境、融资环境、创新环境、政策环境”五个维度评估结果均位居地级市全国前五。

  凝聚合力支持 中小企业发展

  在上海保隆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保隆”)的空悬工厂车间,5条全自动生产线全天候运行。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加速度传感器、毫米波雷达等汽车配件如流水般传送,从车间发往全国各地,在各款新能源汽车中“大显神通”。

  “无论是对企业的支持,还是在整个产业的布局上,合肥的政策、服务都很好。”合肥保隆总经理王贤勇介绍,企业于2018年落户合肥经开区,落户、建设、生产及经营过程中,得到政府部门“全方位、立体式”的服务和支持。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合肥市出台一系列法规条例、政策措施,凝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合力,持续打造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发展环境。

  突出政策引导支持,市委市政府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10条、激发创业热情16条、实施细则27条等专项政策,印发促进经济发展20条、专精特新、软件名城等支持政策,重点从支持科技创新研发、扩大有效投资、强化要素保障、鼓励扩大规模、加强融资支持等方面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截至2024年4月,全市企业总数超70万户、同比增长6.31%。

  聚焦优质企业培育,合肥坚持顶层设计,实施梯度培育,健全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出台《合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培育行动计划》,从上市融资、智转数改、市场拓展、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引导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截至目前,合肥累计培育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04户、占全省27.4%;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8户、占全国1.5%,总数位居全国城市第14、省会城市第6。

  加速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集聚

  面对“悬浮”的影像,在空中动动手指,就能轻松完成诸如按电梯、开关门、挂号预约、投递垃圾等一系列操作。得益于“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东超科技让这些科幻电影中的场景照进真实生活。

  “扎根在安徽合肥这片创新沃土,将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的理念,与各方携手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应用。”东超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韩东成说。

  成立于2016年8月的东超科技,是合肥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一个典型代表。其创业团队是一群来自中国科大的90后。如今,东超科技已经发展成为全球虚拟现实技术领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围绕创业创新,合肥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加速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截至目前,合肥累计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1045户,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94户,总数达8406户。

  为助力企业扩大市场,合肥持续开展“合肥市产业融合对接会”活动,累计开展各类对接活动174场,参与企业6697户次,完成签约或达成意向323个,金额超173亿元。

  同时,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力度,截至2023年底,合肥市适宜面向中小企业采购计划金额177亿元(含预采购),面向中小企业采购金额125亿元,预留比例71%,有效提高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竞争力。

  在金融服务方面,合肥鼓励全市金融系统坚持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中长期、信用类资金支持,小微企业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占比67.61%,信用贷款占比22.61%。银行机构减费让利支持中小企业发展,4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86个百分点。

  以高质量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合肥创新“科创出题、金融答题”金融服务机制,设立科创金融工作站、科创金融专家库、科创金融服务平台、科创金融研究院,重点为科创中小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目前,合肥市共有总行级科创金融中心9家,科创金融专营(特色)机构38家,科创金融产品208款,科技贷款增速超30%,提供融资超2500亿元。

  未来,合肥市将持续营造更优营商环境,健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增强企业创新动能,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合肥通客户端- 合报全媒体记者 李后祥

(责编:黄艳、金蕾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