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安徽向新丨宁国:“亩均领跑”探路工业全域治理改革

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
2024年06月18日10:53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2018年,规上企业亩均税收7.6万元;2022年,规上企业亩均税收14.94万元。5年实现翻番,这归功于2018年以来宁国持续推行的“亩均论英雄”改革。

俯瞰宁国市经开区一隅。宁国市委宣传部供图

俯瞰宁国经开区一隅。宁国市委宣传部供图

当前,“亩均论英雄”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内涵和实效,今年以来,宁国市深入开展“亩均领跑”工业全域治理改革,让“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利用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引导企业从‘规模至上’转为以‘质效’分胜负。”宁国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经济运行科科长张凯解释道,谁的亩均税收高,谁就是“真英雄”,当之无愧获得更多资源要素;反之,则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近段时间,订单源源不断,日均产量能够达到50万包。”安徽禾宁日用品有限公司生产厂长胡静如是说。

禾宁日用品车间里,工人正在加紧赶制订单。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摄

禾宁日用品车间里,工人正在加紧赶制订单。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摄

午饭点刚过,走进禾宁日用品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们顾不上休息,各自忙碌在岗位上,加班加点赶制订单。

禾宁日用品是在宁国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2019年落户,2019年投产,租用一家已迁至广东的照明企业厂房,从一条产线到二十条产线,从厂房1000平米到厂房20000平米,短短几年时间,企业迈出了投产就冲刺的步伐,实现飞速发展。

企业能顺利扩产,离不开A类企业的“金牌效应”。

按照《宁国市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实施办法》和《宁国市工业企业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实施方案(试行)》,政府优先满足A类企业新增项目用地及用水、用电、用气需求,市本级各类奖励扶持政策给予110%兑现。

自2019年以来,宁国市连续5年开展“亩均英雄”评选。去年,禾宁日用品凭借30.4万元的亩均税收,优先获得项目新增用地。

“现在租用的厂房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在政府的支持下拿了39亩土地,正在加紧建设,计划明年5月迁至新厂。”胡静说。

对企业而言,以“亩均论英雄”,有利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可以最大限度提升资源要素的利用率,禾宁日用品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在“亩均论英雄”的改革导向下,宁国市不再以规模作为评判企业的标准,而是以土地亩均税收为核心指标,对用地效益进行考核评价,引导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为先进产能腾挪空间。

跟禾宁一样,被评为A类企业的桑尼泰克也从改革中尝到了甜头。

早在1999年,在对比了多座城市营商环境之后,桑尼泰克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把企业总部迁到了宁国经开区南山园区,当初用地只有25亩,车间仅有5000平方。

身为一家专注于冲压、焊接、注塑、减震以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型企业,桑尼泰克从传统汽车零部件起家,专业“打铁”。

2011年,桑尼泰克在宁国经开区河沥园区拿下40亩地,2017年,又收购了一墙之隔的89亩地;2023年,购入占地58亩的新工厂;2024年又签下汪溪园区91.5亩土地……

桑尼泰克新建的多层厂房。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摄

桑尼泰克新建的多层厂房。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摄

从上述时间轴上不难看出,桑尼泰克始终处在转型升级、扩大产能的路上。

“尤其是2021年,我们迎来了高速发展的窗口期。”桑尼泰克集团副总经理龚云霞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初来乍到的时候,年产值只有几百万,2023年产值达到了8.6亿元,当年公司亩均税收约33万元,今年产值有望突破10个亿。

依托政策支持,桑尼泰克持续在河沥园区和汪溪园区拿地盖厂房,这并不是对现有厂房进行简单“复制粘贴”,而是通过技改升级、工业上楼等形式推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争取再上新台阶。

以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在宁国,禾宁、桑尼泰克这样的“真英雄”不断涌现。

倒逼企业“腾笼换鸟”、技改“见缝插针”……现如今,宁国市正通过“加强规范管理”“强化帮扶提升”“限期开发建设”“实施政府收储”“推动市场收购”等多种模式开展“亩均领跑”工业全域治理,持续提升亩均效益,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率先在安徽省县域探索“亩均论英雄”的宁国,该项改革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并入选全国“亩均论英雄”优秀实践案例。

改革无止境,探路工业全域治理,宁国有了新目标:到2025年底,在全市范围内整治提升工业低效土地5000亩以上,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达到20万元以上,实现低效工业企业规范升级和提质增效。

(责编:关飞、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