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发布15条措施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日前,安徽省印发《安徽省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包括促进内外贸标准认证衔接、促进内外贸监管衔接、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等共15条措施。
聚焦重点产业 跟踪转化国际标准研制
《若干措施》提出,安徽省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跟踪转化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国际标准研制,开展量子信息、能源、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标准研究,每年支持企业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120项以上。
同时,推动长三角地区、中部地区、长江经济带等区域标准化联动发展。支持检验认证认可等第三方合格评定服务机构为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到2025年,推动5家以上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与国际知名检测认证实验室达成互认。
为加快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市组织区域性内外产销对接、市场对接等活动,带动更多小微主体参与外贸业务。大力开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家等新兴市场。
建设安徽特色品牌
力争到2025年培育制造业示范企业700家以上
根据《若干措施》,要组织内外贸企业参加“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同时创建一批省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争创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积极培育“皖美农品”品牌,提高出口农产品核心竞争力。
力争到2025年,全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7000个,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支持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年新增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00个以上。
此外,还要建立“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培育、认定、宣传和管理工作机制,到2025年,培育制造业皖美品牌示范企业700家以上、服务业皖美品牌示范企业100家以上。
展会作为重要窗口,《若干措施》提出组织具备进出口潜力的内贸企业参加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重要展会,推动内贸企业转型拓展海外市场。深入实施“徽动全球”出海行动,每年发布推介境外知名展会200个左右,支持一批内贸企业参加境外展会开拓市场。
扩大出口规模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
为培育内外贸融合发展产业集群,《若干措施》提出推动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围绕重点产业开展制度集成创新,加强联动创新区产业对接,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扩大优势产品出口规模。
包括推进合肥、芜湖经开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促进进口贸易与产业、消费深度融合;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发展,提升省内特色产业集群出口能力,支持符合条件的特色产业集群申报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通过实施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提质增效工程,力争到2025年基地出口占比达到40%。
根据《若干措施》,围绕冷链物流、供应链金融、外向型供应链等环节,大力培育引进一批供应链服务龙头企业。力争到2025年,培育双跨型、行业型、区域型和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60家左右。
同时,紧盯重点国家和地区农产品市场,扩大我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到2025年,培育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20家以上。
在构建高效现代物流体系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推进“两枢纽一中心”(芜湖、马鞍山、安庆江海联运枢纽,蚌埠、淮南淮河航运枢纽和合肥江淮联运中心)、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芜湖专业航空货运枢纽港建设,构建“安徽123快货物流圈”。此外,还要完善海外仓布局,到2025年,全省企业建设、使用海外仓500个以上。(记者 李润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