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县区传真

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蚌埠地区文化探源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2024年01月31日16:00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蚌埠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是淮河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寒假伊始,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新青年理论宣讲团围绕“解码幸福基因 萃取文化精华”主题,开展蚌埠地区文化探源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分为四个部分:“禹会诸侯:探寻一个文化事件”“七千年微笑:探微一个文化符号”“双墩叙事:刻画符号的文化遗产”“幸福蚌埠:一场生动的宣讲活动”。

七千年微笑:探微一个文化符号

实践团队在蚌埠市博物馆“雕题纹面人头像”专题展厅探寻这个来自七千三百年前的微笑,沉浸式了解七千多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先人的“惊人手作”,从幸福的“少女微笑”中寻绎我们先人在精神图腾和审美需要上的追求,进一步理解当下幸福蚌埠建设的深刻内涵,重新理解和定位淮河流域在中华文化版图中的重要地位。

雕题纹面人头像。蒋梦圆摄

雕题纹面人头像。蒋梦圆摄

双墩叙事:绵延不断文化遗产

实践团队惊叹于双墩遗址的丰富性。除了雕题纹面人头像,工作人员生动细致的讲解还原了七千年前蚌埠先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大量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红烧土块建筑遗存、动物骨骼以及螺蚌壳等,展示了新石器时代这里富裕而有序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双墩刻画符号为理解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审美情趣提供了大量的文物信息。

坐落在双墩遗址公园内的双墩春秋墓不仅见证了这片土地上从7300年前到3000年的历史叙事,而且明证着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双墩春秋墓出土的大量铜器、彩绘陶器、石器、玉器,还有少量几何印纹陶器以及海贝、金箔饰件等文物证明了这里先人的勤劳与智慧,似乎在默默地告诉我们这就是中华民族幸福的密码。

禹会诸侯:探寻一个历史文化事件

实践团队来到禹会村遗址,聆听4100多年前大禹在这里会诸侯,娶涂山氏女为妻,劈山导淮,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同学们结合蚌埠市博物馆的历史资料,从《左传》《汉书》《水经注》,以及后代的志书中了解这一文化事件及其内在的历史传承,在禹墟祭祀台想象“禹合诸侯於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壮观场面,还原和活化了四千年前的历史场景,进而延伸这片土地上的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

幸福蚌埠:一场生动的宣讲互动

在淮上区淮滨街道国购广场社区,“新时代新青年理论宣讲团”成员李梦洁同学以“和谐为本,塑造现代美好家庭”为主题,用身边的故事向社区居民分享了以“孝善”为核心的传统家庭美德,揭示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同时,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的孙树兰、张都柱夫妇向同学们讲述了他们关爱孤寡老人,服务社区居民的动人故事。通过这次生动的宣讲互动,居民和队员深切的感受到了蚌埠的辛福氛围,也让无私奉献和传统美德得以继续传承。

分享会现场。蒋梦圆摄

分享会现场。蒋梦圆摄

这次实践活动使团队成员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对蚌埠的历史与现实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在绵延不断地文化遗存中增强了文化自信的底气,坚定了文化自信,为宣讲团下一步的理论宣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下一步,“新时代新青年理论宣讲团”将围绕蚌埠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展深入研究并进行理论宣讲教学转化,讲好幸福中国、幸福蚌埠的故事,进一步解锁幸福基因 萃取文化精华。(闫文慧 徐书梅)

(责编:刘颖、李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