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琅琊区:非遗文化进校园 欢享传承度“六一”

为了拓宽非遗传承方式,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由中共琅琊区委宣传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文旅局主办,滁州市第二小学、区文化馆、安徽滁州技师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协办的2023年琅琊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推广暨“传承非遗文化 共享欢乐‘六一’”活动在滁州第二小学精彩呈现。
活动现场。琅琊区委宣传部供图
探访非遗味
“丝丝忆童年 细品非遗甜”琅琊酥糖制作技艺传承人将芝麻、面粉、白砂糖和饴糖,经过七压七折的独特手工技艺将一颗颗酥糖呈现在同学们面前。经过传承人的指导,同学们用特制蜡纸将琅琊酥糖折好,品尝了细腻酥软、骨薄如纸的琅琊酥糖,糯而不粘、软带弹性的猴子糖,以及颜色丰富、形状可爱的琅琊花饼,通过味觉体会到了非遗美食的魅力。
活动现场。琅琊区委宣传部供图
畅享非遗乐
“粼粼泛银光 一缕药草香”清流针灸的传承人向同学们依次介绍白芷、艾叶等中草药的功效和九针针具、葫芦灸等针灸用具。同学们识本草、制药包、做香囊,这也是中医里预防蚊虫、消暑解热的“衣冠疗法”。“悠悠摇扇凉 笔落绘凤凰”通过凤画传承人的讲解,同学们了解了凤画中蛇头、龟背、九尾十八翅、鹰嘴、鸡爪、如意冠的独特形象,在团扇上描绘出凤凰的风采,从嗅觉和触觉中感受非遗技艺的乐趣。
活动现场。琅琊区委宣传部供图
共赴非遗游
“初夏印斑斓 美好敲敲染”同学们将不同的叶片通过敲打将植物的脉络印在布袋上,制作属于自己的拓印作品,了解古老的拓印技艺。“琅琊寻一隅 妙趣拼风景”琅琊区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将琅琊寺、醉翁亭、清流关等十二处历史文化遗迹制成十二幅拼图,实现文物与当代生活的有趣连接,让同学们通过限时拼图挑战小游戏了解琅琊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历史文化传播形式。
此外,本次活动还设置了竹编技艺和琅琊文创展示区,让同学们在整场非遗盛宴中感受和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美育素养,引导孩子欣赏非遗、爱上非遗,树立起保护非遗、传承非遗的意识。
近年来,琅琊区唱响非遗品牌,丰富文化传承内容。建成了琅琊非遗文化墙、琅琊区历史文化遗产研学基地和中国金丝楠宫博物馆研学基地等阵地,拓展了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平台;创新打造了“跟我学非遗”活动品牌,覆盖了商场、景区、学校等场所,深入上海、杭州、合肥、南京等地进行非遗文化传承与交流,每年开展活动30余场;延伸开发了石锁项链、丝巾、书灯、画意琅琊系列明信片等文创产品,其中“非遗书灯”荣获文旅部表彰。(沐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