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蹲点日记① | 六十首谚语背后的丰收秘密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皖高峰工作室 徐靖 韩震震
2022年11月19日17:30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编者按】粮食生产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如何守住粮食耕地、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作出一系列要求部署。各地也正在积极贯彻落实。在“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主题采访活动中,人民日报记者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张槐村进行一周蹲点调研,看落实,听心声。即日起,我们同步推出融媒体报道“蹲点日记”,敬请关注。

仓廪实,天下安。作为农业大省,安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5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稳居全国第4位。每年净调出粮食200亿斤左右,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大省之一。阜阳更是安徽的农业大市、粮食大市,粮食总产常年保持在100亿斤以上,被誉为“百亿江淮粮仓”。

农业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在阜阳市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从农田里走出的他,凭借潜心钻研农业科学技术,被誉为安徽“麦王”,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农民”“全国种粮标兵”“全国科技兴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壮苗越冬,才能打下丰收的基础。”11月17日,星期四,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一块挂着“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的农田里,放眼望去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基地负责人、种粮大户徐淙祥向记者介绍小麦的生长情况。

徐淙祥拔出一小把麦苗,根系深浅一致,全在三公分左右,麦苗高、根粗壮,都是保障丰收的壮苗。

“种得过深,营养会分散。过浅的话,小麦不耐旱。根系深浅一致,说明种的时候,用了这句谚语——‘足墒播,控播深,播深三至五公分’。”朗朗上口的谚语,徐淙祥随口就来,细细体会可以发现,每一句谚语都藏有丰产增收的秘密。

“土是农业最根本,精细整地最要紧。光施肥,不深翻,小麦扎根无处钻。”

“小麦出土二十天,注意防止胎里旱。浇后及时要中耕,松土保墒苗发青。”

“秋分早,立冬迟,寒露霜降正当时。六天早,九天迟,七天出苗正合适。”

……

蕴含丰富农作物栽培技术和经验的谚语,徐淙祥至今已经总结了60首。

张槐村种粮大户徐淙祥(左)向记者讲解小麦种植知识。陶涛 摄

张槐村种粮大户徐淙祥(左)向记者讲解小麦种植知识。人民网 陶涛摄

民以食为天,确保粮食安全,藏粮于技意义重大。今年69岁的徐淙祥,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在种地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

“最初一亩地才收三四百斤小麦,但只要科学选种育种,采用合适的栽培技术,收成就会越来越高。”凭着一股执着的劲头,徐淙祥不断钻研农作物的优质高效栽培,1996年,43岁的他被破格晋升为农民高级农技师。

在掌握好技术的同时,徐淙祥又想带动更多农民科学种田,但在推广过程中,他发现虽然大家知道科学种田有好处,却记不住技术细节。怎么办?徐淙祥想到了谚语。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徐淙祥不断用谚语总结农作物栽培技术,言简意赅,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好读又好记,很快就在农业技术推广中见到了效果。

“‘两米宽,打畦田,浇灌喷药最方便’‘弱苗早灌旺苗晚,结合追肥利根盘’,这些谚语一说出来,大家很快记住了,农业技术推广起来,也就方便多了。”徐淙祥说。

多年来,徐淙祥围绕农作物栽培的“土、肥、水、种、密、保、工、管”八个方面,不断将谚语增加完善,如今已经有了60首。而随着这些谚语的推广,科学种植的理念和技术也被越来越多的农民了解和接受。

(责编:苏恒、宫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