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经开区深化“亩均效益”评价 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
机器人上下料、三爪自动定心、电磁吸盘自动夹紧、自动吸铁屑清理……整个生产过程一气呵成。7月22日,走进马鞍山统力回转支承有限公司精一厂区,智能化生产线颇为引人注目。
“这道工序流程,看似简单,以前人工操作时并不轻松,不仅需要几个人共同协作,更要花费近二十分钟,费时费力不说,最后的成品还无法做到如此精细。”该公司智能系统操作工尚娟一边记录生产数据一边说,现在,只需她一人操作,四分半钟便可完成一整套流程。
“我们今年率先在四道生产工序上完成了智能化改造,无论是从企业效益、客户评价还是员工工作环境来看,这都是一件多赢的好事。现在公司发展信心十足、势头正劲。”公司生产总监郭建武表示,公司正准备建几条全新生产线,谋划将智能化设备运用经验推广到生产全流程,届时企业生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将再上新台阶。
在马鞍山经开区,像统力这样以智能制造、技改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企业不在少数。谋求土地从“低产”到“高产”质变,促进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这正是马鞍山经开区充分发挥“亩均效益”评价作用、助力制造业三年倍增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马鞍山经开区以“亩均效益”评价为抓手,聚焦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打出了一套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一个个企业加“数”转型,一个个项目建成落地,竖起“亩均”标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让这方产业发展沃土蝶变跃升,奋力开辟出经济新高地。
“对于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我们努力提供服务,促进企业向高端、智能化发展,提升企业亩均效益。”马鞍山经开区经贸发展局局长方强告诉记者,通过印发《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扶持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经开区充分发挥亩均效益评价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作用,推进传统产业技改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优质企业做优做大、潜力企业提档升级。同时还致力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集聚数字科技、平台服务等产业服务功能,不断推动经开区制造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升级。
据了解,2021年度,马鞍山经开区共纳入“亩均效益”评价的工业企业285户,共占地9104.62亩,亩均税收为19.57万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7%,增长19.7%;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为21.61万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
“下一步,马鞍山经开区将进一步对园区实行精细化管理,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盘活低效产业用地,让每一寸土地都‘活’起来,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方强表示。(吴衡 姚杰超 张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