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怎样办好思政教育?安徽这场论坛碰撞火花献良策

胡雨松
2022年07月30日09:14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近日,安徽省潜山市野寨中学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这所坐落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高中,今年高考又取得了好成绩。按照学校惯例,高考光荣榜上最醒目最突出的位置,还是留给了12名考入军校的优秀学生。

如果对野寨中学稍有了解,会很容易把野寨中学“崇军尚武、热爱国防”的风尚归功于学校历史:1943年野寨中学于抗战烽火中建校,初衷就是为了永久纪念长眠与此的985名抗日英烈。

但对长期工作学习生活在这里的“野寨人”来说,爱国主义思想已经伴随思政教育,刻进了骨子里。从踏入野寨中学校门的那一刻起,思政教育就已经开始:每年9月3日,在烈士纪念塔广场举行高一新生开学典礼;高三学生离校前最后一个活动,是向烈士墓碑告别宣誓;清明前后固定开展祭扫英烈活动,组织学生为抗日阵亡将士的墓碑描红;师生在校园里散步,与之相伴的都是“忠烈祠”“浩然亭”,校内一草一木,无时不在昭示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和先烈彪炳千秋的爱国大义。

课本不局限于书本,课堂也不仅是教室,学习者也不单单是学生,野寨中学给广大思政课教师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思政教育可以是全天候全方位的。

皖若春风思政论坛现场。安徽省政研会供图

皖若春风思政论坛现场。安徽省政研会供图

7月28日,安徽省首期“皖若春风”思政论坛在合肥举行,论坛围绕“用新思想武装新青年 以正能量激扬正青春”,就如何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交流讨论。怎样把握好当代青年的思想动态,鼓励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为论坛中热议的话题。

在互动交流中,有不少一线教师发出这样的感慨:思政教师不知道学生想要什么,只好照着书读;学生对上课内容兴趣不大,只好低着头。缺乏互动沟通的思政课难以产生好的效果。

“皖若春风”思政论坛提出要推动更传神的思政教育走进校园。“皖若春风”,取自“宛若春风”的谐音,寓意为,思政教育要坚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工作理念,探索春风拂面、沁入心田的方法路径,实现春风荡漾、绿满人间的价值引领。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路丙辉在活动现场分享自己多年从事思政教学的感想,他提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若干现实问题和思想困惑,远非课堂教学能解决的,只有帮助学生扫清思想成长道路上的障碍,才能让学生悦纳思想政治教育。

为此,路丙辉在课堂之外收集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形成了一本“问题书”,在课外开办“丙辉漫谈”专门为学生解决成长的烦恼,用交流取代说教,30年间,学生参与人次竟达到了10万次之多。受路丙辉的启发,他的学生曹克亮走上思政课教师岗位后,也模仿这种谈话形式对学生开展思政课教育,同样深受欢迎。“不是学生不需要思政课,而是不需要枯燥的、照本宣科、毫无感情的思政课。”路丙辉说。

与传授学科知识不同,思政教育具有特殊性。教育界通常都将“思政教育”比作“盐”,把知识传授比作“汤”,最好的思政教育应当是将“盐”融入“汤”内,让人自然吸收,以积极的行为影响人,以积极的价值观塑造人。

思政教育无时不,也无时不有,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也都是学习者。合肥市包河区相关负责人在活动现场介绍,近年来,包河区打造了一批思政教育队伍,其中既有由省委党校、辖区高校思政课教师组成的名师队伍,也有来自社会的先进人物、各行业代表,以鲁化宣讲团、渡江战役纪念馆讲解员团体为代表的宣讲团走进校园,打破“思政课必须由专业教师来上”的传统惯例,通过“小故事”讲好“大道理”,让更多人才参与到思政教育中。

办好思政教育,是在立德树人,更是在培育为民族复兴大任奋斗的有志青年。论坛现场,发言嘉宾纷纷表示,将以“皖若春风”论坛为契机,积极学习好经验、好做法,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昂扬奋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再立新功。

(责编:范晓琳、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