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活成了“一束光”
自从2012年从“鬼门关”走过一遭后,刘琴的奉献之旅从未停过。她会习惯性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入手,竭心尽力帮助每个需要帮助的人。也会用心盘算谋划着一些事,不厌其烦做着幕后的“纽带”工作。她的作品屡获国家级省级奖项,个人也获“中国好人”、全省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先进个人、全省学术技术后备人才等多项荣誉。从疾病中走出的她,温暖如初,步履不停,活成了更多人的“一束光”。
把温暖带给他人的“奔跑者”
5月,花开烂漫,日头渐盛。母亲节前几天,刘琴带着相机,骑着电动车,不停穿梭于和县的各个街巷小区,从城南到城北,电话也打个不停。她在安排一件特别的事。那天,30名连续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和县援沪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刚刚回家,在定点酒店进行隔离。他们中,有22位是母亲。37个昼夜未曾回家的她们,此刻虽近在咫尺,却仍无法与亲人相见。时逢母亲节,刘琴便想到用录制视频的方式,给抗疫英雄们“偷偷”送上来自子女的“远程”祝福。于是,22个家庭,她一个个问到电话,找到地址,再根据定位一个个找过去做工作,给孩子们拍摄“告白”视频。晚上,她又连忙剪辑,并赶在5月8日母亲节当天,托人将视频挨个送到援沪医护人员手中。
当天的隔离酒店里,传来了绷了许久后的哭声。这些白衣执甲的抗疫英雄,未曾在与病毒抗争的前线流过眼泪,却在视频中孩子们的祝福里纷纷“破防”。
“母亲节最好的礼物,看一遍哭一遍。”“孩子从不在我面前说这些话,今天看了眼泪流了有半斤。”“感谢刘老师给我们的惊喜,送来一份最珍贵的礼物。”……在医疗队的微信群里,大家纷纷留言。
把温暖带给别人,是她工作以来形成的习惯。
在刘琴的一个小本子上,认真记录着几十户家庭的琐碎信息。地址,年龄,样貌特征,走散时间……这是一个失散人群的备忘录,是节目中或平日里别人请她帮忙寻亲后整理的线索。
去年7月13日下午,汽车在绵长的村道行驶。车内,65岁的苗永康双手扶膝,眼看窗外,略显局促。当天,年逾花甲的他在刘琴等人的帮助下,鼓起勇气重回家乡,寻找失散63年之久的亲人。
2013年,苗永康在爱人的陪伴下来到和县,找到时任和县电视台《第七天》栏目主持人的刘琴。那段时间,刘琴通过电视节目,帮了不少人重新寻回失散亲人。“养子苗永康1956年10月12日出生,1958年12月5日,由安徽省和县胜利社迁出。”根据户籍档案中简单的线索,刘琴带着他们到当地民政局、地方志办公室、历阳镇问了个遍,都没有得到明确线索。一根线,似乎就这么断了。
刘琴不曾放弃过任何一个寻亲者。去年5月,刘琴在无意间看到一则关于通过DNA技术寻亲成功的新闻。她当下一惊,想起苗永康的事,便联系到当地公安局刑侦大队。通过DNA比对和到村探查后,她带着从南京赶来的苗永康,来到线索所指的和县白桥镇红旗村。在当地派出所民警和社区的帮助下,终于如愿寻得自己的三个兄弟姐妹。一家人见面后,相拥而泣。她也在一旁流着泪记录下来那个感人瞬间。
一直以来,刘琴都是这样不停奔走,帮助他人。她帮过孤儿、白血病患儿筹款;为山东、南京等各地来和县寻亲的人提供线索,整理资料;帮助女孩找到分别20多年的亲生母亲。
挚爱新闻的“工作狂”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我对记者这份职业的感情,我想不是简单的热爱,而是挚爱。”
这是刘琴从业二十多年来生发的感慨。
她是个典型的工作狂。工作以来,她先后在和县广播电视台(现和县融媒体中心)担任《和县新闻》《五色广场》《走进乡村》和《第七天》等栏目的采编、播音、主持等工作。基层新闻单位人手紧缺,她常要一人担负起一套栏目的整个流程。细腻的视角和突出的专业才能,让她的节目倍受观众喜爱,先后荣获八十多项中央及省市奖项。2015年,不到40岁的她便取得记者高级职称。最近,她又做起抖音短视频,挖掘身边的正能量故事。目前抖音已获赞近60万,最高一个视频获赞14万,粉丝达2.5万人。
荣誉累累,没有改变刘琴的工作节奏。哪里有新闻,她还是会冲在一线。
“您好,请告诉我具体位置,明天一早我们把您家乡捐来的菜送过去。”4月23日上午,在上海市宝山区杨行镇“跑船”的安徽和县人唐从俊收到电话。此前,因为防疫需要,他和另外40余名一起在上海“跑船”的老乡已在水上滞留一个多月,船上蔬菜等物资告急。“我的爱人在家乡和县做防疫志愿者。那天,她碰到同样在做志愿者的刘琴,说到我在上海没菜吃了,刘琴便想办法牵线把菜送了过来。真的太及时了!”唐从俊有些激动地说。
那次的蔬菜捐赠,是由上海和县商会的一名和县籍企业家匿名发起的,在此前,和县也曾多次组织或协调本地优质蔬菜无偿送往上海。而每次捐赠,刘琴都会扮演一名“牵线人”的角色,协调各方关系,打通蔬菜运送通道。同时,她也端着相机从田间地头拍起,记录下“千里相送”的感人瞬间。这一忙,便是好几个星期。
她也是“一束光”
“您的至情至性,至真至美,犹如一束光,照耀、温暖了我。”有人在刘琴的朋友圈这样留言道。
“一束光”,恰巧是刘琴组建的公益协会的名字。
2020年12月,刘琴发起并组建了和县一束光公益协会,秉承助学、帮困的服务理念,关注困难儿童、留守学生以及迫切需要帮助的人。协会先后开展了“爱心书桌 点亮小小梦想”“梦想课堂”“首届夏令营”“新春温暖包”等活动。协会发展到现在,已有110名会员。每次活动,刘琴和其他协会人员都会提前精心策划组织,保证获得最佳效果。
“这是我第二次来啦,我们给老人们准备了唱歌、舞蹈、小品、演讲等表演。”3月5日上午,乌江镇濮集“留守儿童之家”的53名同学给乌江镇敬老院的老人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
当天,敬老院里排满了板凳,老人们齐齐坐着。阳光暖意融融,院里好不热闹。“孩子们表演得呱呱叫!”75的老人晏家声笑着向孩子们竖起了大拇指。送演出的同时,一束光公益协会的志愿者们还和来自马鞍山机电工程学校的学生志愿者们一同为老人们送来理发服务。
“举办这样的活动,既能让老人们得到宽慰,也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懂得孝悌之义。”刘琴说。
“这桌子太好看了!谢谢你们!”日前,和县姥桥镇范学花和儿子邓邵问收到了一个特别的礼物——爱心书桌。当天,一束光助学公益协会带着一套桌椅台灯来到了她家。在一间小小的起居室里,单亲妈妈范学花刚把她的大女儿送上了无锡一所大学,现在,她在这里给历阳二小的儿子邓邵问陪读。
“以后你可以在这里画画啦!”刘琴笑着和小邵问说。小邵问今年读五年级,特别爱画画。家里没有余力带他报画画班,他便自己在周末找来图画书或广告纸临摹,画得有模有样。知道小邵问的爱好后,刘琴便帮助联系到当地一个美术机构,免费教小邵问学画画。
当天,一束光公益协会一行十余人将爱心书桌送到了十个困难家庭家里。在捐赠时,协会也会收集困难学子及其家庭的信息,协助其解决家庭生活及学习上的困难,并及时跟踪帮扶,形成闭环。
“一颗爱心点燃一份希望,一份温暖宛如一日朝阳。我希望一束光照亮更多人的心田,陪伴他们温暖前行!”刘琴说道。(郭彤彤)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