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为困难群众穿上“防护服”
“叔,快到中午了,您吃饭了没?还缺什么东西吗?”打电话的人叫盛素丽,是利辛县旧城镇戴园村社会救助协理员。4月底,利辛县因新冠肺炎疫情实施静态管理,盛素丽每天都电话联系辖区内的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及时掌握困难群众的生活。亳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为困难群众穿上“防护服”。
根据通知要求,亳州市各级民政部门、属地人民政府及时组织党员干部、社会救助协理员、网格员,对特殊困难对象进行全覆盖巡查探访,每天电话联系一次、每周上门探视一次,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我每天要拨打近百个问询电话,如果没人接听,立即通知村民组长入户查看情况。”盛素丽说。
家住涡阳县城关街道的低保户朱慧患有白血病,今年一直在合肥市治疗,生活压力让她很着急。涡阳县民政局得知该情况后,第一时间给予朱慧2620元生活救助金,待她出院后,再按程序给予其他救助。朱慧感激地说:“只是向县民政局打了个电话,没想到第二天就收到救助金,解了生活上的燃眉之急。”
为确保困难群众在疫情期间得到及时救助,亳州市要求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照料护理人(监护人)每天上门照护,了解其生活状况和需求,履行疫情防护措施,帮助其解决相关困难。此外,该市全力确保救助金及时发放,财政资金优先用于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低保、特困人员供养金等社会救助金必须于每月10日前足额发放到位。同时,重点用好用足乡镇(街道)临时备用金,受疫情影响的遇困人员提出临时救助申请后,一律先行救助、后补手续,并打破户籍限制,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
亳州市充分发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作用,统筹整合救助资源,解决好困难群众急难个案问题;畅通社会救助服务热线,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对非主观原因导致不符合条件人员纳入救助帮扶范围的免予追究相关责任。
今年以来,亳州市累计走访排查困难群众26.1万人,新识别城乡低保对象5368人、特困人员332人,开展临时救助1869人次,发放各类困难群众救助资金5.4亿元。(记者 武长鹏 通讯员 郭磊)
·编后·
亳州市积极履职、主动担责,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做到有困必帮、有难必救,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体现了帮扶困难群众的民生温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