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曹坝村:蝶变中解锁乡村治理新密码

蝶变中解锁乡村治理新密码。当涂县委宣传部供图
走进当涂塘南镇曹坝村,三步一画,五步一景。昔日“换届老大难,村穷矛盾多”的曹坝村,近年来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终于“翻身过坳”,蝶变新生,解锁出乡村治理的新密码。
敞开心门听真话
2021年12月16日下午,一场“我为曹坝献一策”活动正在曹坝村村部开展。到场党员和村民代表畅所欲言,有的直截了当地点出目前村“两委”管理上存在的短板,有的对下一步村里重点工作提出了希望,村干部则在会场公示白板上仔细地逐条记录。像这样让群众参与到村级管理工作中的活动,已经不是曹坝村第一次开展了。
曹坝村宗族人数较多,风俗差异较大,长期以来纠纷信访不断,更是远近闻名的换届重难点村。加之村里前期累积的债务,往往一谈“曹坝”大家便摇头。
原有治理模式难奏效,创新才是新出路。近年来,在塘南镇党委的领导下,曹坝村党支部打破以往“上面讲、下面听”的党组织生活方式,鼓励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参与到村各项工作中来,敞开心门听真话,听群众的心底话。先后开展了“我为曹坝献一策”“三走进”等多项广开言路、征集意见的活动。村务公开及时准确,群众反馈件件有信。有了传达意见的通道,有了纾解情绪的去处,有效减少了农村的小圈子和小团伙,提高了群众共治共享的参与度。
2021年村级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中,曹坝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村“两委”高票当选,村民选出了自己满意的村“两委”班子。
俯下身子办实事
曹坝村过往债务负担重,工作推动经常苦于资金不足。为了解决困扰多年的债务,村“两委”下了大力气。一方面,结合“三变改革”,整合村集体管理水面超1200亩,全部纳入县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挂网招租,盘活水面资源。另一方面,在全村范围内推广河蟹生态养殖技术,党员示范户与养殖户结对发展,共跑水产市场。主动与“淘马鞍山网”等平台合作,抓住农村电商发展机遇,在疫情期间为农户打开了农产品销路。2021年年底,曹坝村成功上榜“安徽省电商提质增效工作示范村”。仅2021年村集体收入超290万元,彻底甩掉了穷帽子。
村级集体经济上了台阶,村民钱袋子鼓了起来,村“两委”又开始在群众服务上做起文章。
依托村级党小组网格推动自治单元下沉,建立起治理的“新架构”。按照网格逐格划分,镇机关工作人员与村干部共同包保,每月开展“走网格”活动,收集民情信息,将矛盾和隐患在网格内前置解决,化解在早、化解在小,精准解决民忧。
“要把村集体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切实让群众共享村集体经济的红利。”曹坝村党支部书记杨柏松说。
围绕老百姓急事难事,经镇村研究、村民同意,过去三年曹坝村在村集体经济收入中,累计拿出300万元用于村庄道路、村庄环境整治和农民文化活动场所等基础建设。改造旱厕406座,建设道路约5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完成200户的自来水改造,彻底解决了夏庄、仇村吃水难的历史,有效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展开歌喉唱新风
2021年,曹坝村刮起了一场“文明乡风”,一场党建引领信用村工作在曹坝如火如荼地开展。为了让曹坝的每个人都建立起信用意识,信用村建设工作直接将信用评定结果与评奖评优、优惠政策以及银行贷款挂钩。全年完成628户乡风文明评议,共评出3A级信用户10户,2A级信用户108户,累计发放信用贷款300多万元。家家户户切实感受到了信用变现的好处,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有效提高了乡村治理的实效性。
提升村民的素质水平仅仅是第一步,如何让曹坝走出自己的文明之路,挖掘和传承本土文化才是关键。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一盏盏白玉盏荷花灯漂浮在曹坝夏庄自然村的河面上,若隐若现的光点连接起一条美丽的灯带,带着人们美好的祝福飘向远方……
水灯节。当涂县委宣传部供图
曹坝夏庄自古就有七夕放水灯的民俗传统,每到七夕水灯节这一天,除了放水灯的传统风俗,村里还会举行舞狮、划旱船、戏河蚌等特色民俗表演。附近的村民都会自发前来观看。为了让夏庄七夕水灯节走出塘南,让更多人知晓。曹坝村近几年在打造民俗文化品牌上花了不少心思。组建自己的民俗表演团,让代表性传承人有了工作,也有了舞台。该表演团曾多次参加市县文艺演出,让划旱船等民俗特色表演登上大雅之堂。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进一步扩大七夕水灯节的影响力,曹坝村加大了微博、报纸、电视和电台等多途径的媒体投放力度,让传统民俗走出去,让对传统文化有兴趣的群众走进来。2021年夏庄七夕水灯入选省级非遗名录,为七夕水灯贴上“非遗”标签,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曹坝享水乡垂钓、尝水乡美食、观水乡风景、品水乡人情。
“未来,我们将抓住塘南水韵乡愁生态风光示范带建设契机,擦亮曹坝村‘七夕水灯节’名片,让绿色成为底色、文化成为底蕴、产业成为底气,将曹坝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塘南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杨杰介绍。(高婷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