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省内要闻

安徽: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绩效工资不封顶

2022年01月21日09:00 | 来源:安徽网
小字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安徽省支持高校学科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加快构建适应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服务“三地一区”建设。据了解,安徽省将建立省领导联系高峰学科和学科高端人才制度,并提出提高高校绩效工资增幅,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不再设置绩效工资封顶限制。

省领导联系高峰学科和学科高端人才

《若干政策》提出,安徽省将建立省领导联系高峰学科和学科高端人才制度。省教育厅加强统筹谋划,建立高校学科定期评估、动态调整、培育引导等机制。各高校牢固树立学科引领发展理念,把学科建设作为核心任务,深入谋划,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推动一批优势学科争创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巩固提升一批潜力学科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

加强基础学科建设,支持“双一流”高校和特色高水平大学高起点、前瞻性布局支撑国家原始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科专业。支持高校持续加强已有基础类博士一级学科建设,支持高校将基础类硕士一级学科提升为博士一级学科,大力培育一批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类硕士一级学科。建立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发展引导机制,实施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建设培育计划,立项培育一批省级新兴交叉学科专业,重点支持部分新兴交叉学科申请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大力推进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增长点。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大新兴产业和能源交通、现代农业、公共卫生与医药、现代服务业等社会需求多、就业前景广、人才缺口大的应用学科专业,扩大人才培养规模。

“十四五”期间遴选5个左右省部级创新平台

安徽省计划实施高端创新平台建设与培育工程,统筹科技、教育资金,积极对接教育部“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顶尖学科建设计划”,建设一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研究中心。

支持“科大硅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产业组织学院建设。支持省内高校联合创建、与沪苏浙高水平大学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创新平台。支持省属高校聚焦十大新兴产业,设立一批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建设一批转化基地,以市场化方式建设共性技术研究院10个左右、产学研合作平台100个左右,鼓励所在市、县在基础设施、合作项目、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依托高峰学科,“十四五”时期遴选5个左右省部级创新平台作为国家级创新平台重点培育,在培育周期内(一般不超过4年)每年给予每个平台最高500万元经费支持。对新认定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部委级创新平台,在建设期内(一般不超过3年)每年给予最高300万元(人文社科类100万元)经费奖补。对已立项建设的部委级创新平台,验收通过或周期评估获得良好等次以上的,连续3年每年给予最高200万元(人文社科类100万元)经费奖补。

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绩效工资不封顶

在深化高校用人制度改革方面,安徽省将进一步扩大高校用人自主权。高校按规定自主制定岗位设置方案,自主确定岗位类别、任职资格条件,自主安排、执行用人计划,自主公开招聘各类人才。可采取考察等优化程序的方式,公开招聘急需引进的学科专业人才、高层次人才。

持续推进高校内部评价激励机制改革,提高高校绩效工资增幅,对高层次人才集中的高校予以政策支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不再设置绩效工资封顶限制。支持高校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分配方式,年薪、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在绩效工资中单列,相应核增绩效工资总量。

加大对学科带头人、突出贡献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对全时全职承担国家及省重大战略任务的学科带头人,实行“一项一策”、清单式管理和年薪制,年薪所需经费在项目经费中单独核定,纳入绩效工资总额,不受绩效工资总量限制。对高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经费,其中用于奖励突出贡献科研人员的,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

省属高水平大学可建设租赁型人才周转房

《若干政策》还提出着力培育学科青年英才,每年遴选300名左右有较高学术水平、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的青年科研人才,建立阶梯式支持机制。对入选重点人才计划、承担国家级项目和省科技重大项目或取得标志性成果的青年人才,加大支持力度,探索实行年薪制、学术休假等制度。

加强博士后人才培养,每年支持300名左右优秀博士到省属高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予以重点培养。对学科建设急需的进站博士后,在高校发展专项经费中给予重点支持。

实施省属高校高水平人才安居工程,支持省属高水平大学利用自有存量土地,建设租赁型人才周转房。按照属地原则,将符合当地公租房保障条件的高校教师纳入住房保障范围。支持各地政府在高教园区等高校相对集中区域建设人才公寓,优先保障高峰学科重点人才。面向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建立人才住房、租房补贴制度。

各地将省属高校特别是高峰学科建设引进的人才、团队纳入本地重点人才项目库,在社会保障、户籍、子女教育、住房安置等方面享受同等支持政策。(记者 姚一鸣)

(责编:范晓琳、李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