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安徽明光:留住乡愁 美在田头

汪瑞华
2021年09月03日17:01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绿树池塘荷花,小桥流水人家,蔬菜瓜果鸡鸭,粉墙黛瓦篱笆。

时入初秋,走进明光市苏巷镇的戴巷村,一幅天然的田园乡间图引入眼帘:宽阔笔直的村村通两旁,成片平整的农田向远处蔓延,望不到边;阡陌道路、硬化沟渠纵横交错……

借助无人机视角俯瞰,满眼皆是风景。而这,离不开高标准农田建设这支“画笔”。

自启动高标准农田项目以来,戴巷村作为明光市示范基地,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富有特色的农田建设与乡村振兴的融合之路。

戴巷村不大,全村人口1095户4380人,拥有耕地面积1.95万亩,其中,水田15000亩。2017年以来,当地对全村农田进行升级改造,破解田块零散、产业单一等难题,使项目内土地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经营模式。

“整治之前,没有路、没有渠,也没有沟,种起粮来极其不便,一到打水的高峰期,乡里乡亲的还时常因为抢水引发矛盾。”回忆起曾经的种粮经历,戴巷村党总支书记曹士楼是一脸的无奈。

改变,源于当地4年来一以贯之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现在田间生产有路了,也有渠了,平日村民骑个电瓶车,就能到田间地头,灌溉也顺畅了,大家再也没有因为抢水争得面红耳赤。”话锋一转,曹士楼念叨的,尽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好。

而这其中,最让他津津乐道的是,过去村里的田块200元一亩都流转不出去,现在亩均流转费翻了一番,还拐个弯,涨到了500元,实实在在给农民带来了收益。

如今,戴巷的农田已大变样:“插花田”变成了开阔平整的“一块田”,众多田埂垄沟、碎田边界、尾水沟渠、田间道路得到平整复垦,呈现出“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现代农田景观。

种植条件好了,自然让种粮大户的干劲越来越足,今年55岁的周学华就是其中之一。

周学华正在农田里忙着无人机植保作业。人民网 汪瑞华摄

2017年,经朋友引荐,老家远在连云港的周学华,走出家门,跨省来到300多公里外的戴巷村承包土地,这一种就是400多亩。

从传统农田到高标准农田,要说其中的变化,周学华最有发言权:“过去不仅人工成本高,关键是农忙时请不到人,生产效率自然高不起来,一季水稻挣的也就是辛苦钱。现在不一样了,打药、施肥、植保、收割全程机械化作业,曾经最叫人伤脑筋的灌溉,现在也不是问题了。”

“你看这稻秧的长势,今年雨水适中,指定是个丰收年。”蹲在田埂边的周学华说。

不单单对农田进行改造升级,戴巷村还把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抓手,在疏通环村水系的同时,围绕村民房前屋后、院落内外进行植树绿化,打造小桥流水式的乡村家园。

留住乡愁,美在田头。如今的戴巷村,农田和村庄水系相连、道路相通、绿化相映,农家小院瓜果飘香、栅栏花草争奇斗艳。步入其中,出门可采葡萄,伸手可摘枣子,在农业生产力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优美的居住环境,越来越被外来人所艳羡。

“这个高标准农田建好后,不仅让农民种田变得轻松起来,而且大幅提升了咱们村庄的颜值,周末自驾前来观光体验田园生活的市民越来越多,既改善了环境,又增加了收入。”曹士楼如是说。

高标准农田建设既是农田保护的需要,也是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需要。曹士楼认为,在稳定粮食产能的基础上,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宜居、宜农的田园乡村,同样是为振兴乡村蓄势赋能。

(责编:吴西露、宫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