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四步走”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蒙城县不断优化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大力实施乡村人才培育工程,创新引才、用才、育才机制,畅通各类人才、智力、技术等下乡助农通道,全面培养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接地气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以人才振兴为乡村振兴赋能。
精益诚食品厂,技术工人在分拣蔬菜。胡卫国摄
“固本培元”,选优配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从各个领域派遣干部支持农村发展,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以乡镇换届为契机,优化基层领导干部队伍,提拔或进一步使用干部64人,其中基层一线干部35名,换届后80后干部占领导班子总数一半,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86%。进一步做好选派干部工作。从各单位遴选183名优秀干部到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村和示范村等63个村任职。通过推动各类人才服务乡村,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振兴人才基础。
蒙城县篱笆镇电商直播间正在销售当地特产黄花梨。胡卫国摄
“筑巢引凤”,精准吸引返乡创业人才
紧密将返乡入乡创业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结合,持续深化“蒙城老乡,请您回家”活动,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以人才推动产业发展。实施“百名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计划”,加大高层次人才支持力度,引导、扶持人才创业团队在蒙城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工作,已引进以中国林科院蒋剑春院士为首的高效能生物质气炭联产科技创新团队。实施“千名大学生创业就业计划”。按照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的标准,公开选聘290名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普通高校毕业生到村和社区任职。实施“万名农民工创业就业计划”。引导农民工通过承包、租赁、入股、合作等多种形式,创办企业、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等,2020年以来带动各类人才就业1.1万人。
“养精蓄锐”,培育壮大乡村振兴专业人才
充分利用人才培养多元主体,形成合力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发挥多元主体作用。利用县委党校、职教中心、电大及各部门培训机构,统筹推进各领域人才培训工作。去年以来,举办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各类人才培训班126期、25800余人次。全面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组织参加就业技能培训3800人次,接受返乡入乡创业培训辅导人数1.2万人。注重高层次人才培育工作。为自主培养的87名高层次人才落实事业编制,并发放优秀教育人才奖励、“三名”工作室活动资金、“四类人才”生活补贴700余万元,进一步激发本土优秀人才工作积极性。
“广纳群贤”,聚力储蓄乡村振兴后备人才
乡村振兴非一日之功,是一场长期战、一场攻坚战,蒙城县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断壮大乡村振兴后备力量储备,让乡村在一棒一棒的接力中得以振兴。加强乡村振兴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从40岁以下的返乡大学生、退伍复员军人、致富能手中选择1184名村级后备干部,并提供村级专干、扶贫小组长、中心党支部成员等锻炼平台。加强乡村振兴专业人才后备队伍建设。现有两所“国家级重点职高”,全日制在籍在校中职学生1万余人,开设有农林牧渔等11类32个专业,为该县提供了人才培养“蓄水池”。(樊奇 代慧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