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良種良法賦能 “含山大米”增產增收

2025年10月16日16:03 | 來源:馬鞍山日報
小字號

  金秋時節,稻谷飄香。當前,含山縣秋糧陸續進入收獲期,各地圍繞提高單產、提升米質目標,積極示范種植優質水稻品種,為“含山大米”品牌建設和稻米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種源支撐。

  在陶廠鎮西山村的“華盛優382”水稻種植基地裡,連片稻田翻起金色波浪,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稻稈,呈現出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幾台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割稻、脫粒、裝車等工序一氣呵成,高效推進秋收工作。

  “這個品種不僅產量高、米質優,而且特別受米廠歡迎,市場認可度很高。”北京金色農華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廣總監謝幫忠介紹,“華盛優382”具有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等特點,很好地契合了“含山大米”的品質要求。

  種糧大戶付正前今年種植了1600畝“華盛優382”,看著新品種的出色表現,他滿臉喜悅:“這個品種抗高溫、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都很突出,千粒重約26克,是個穩產品種。更重要的是,它是‘含山大米’訂單收購的指定品種,能夠享受加價收購政策。”

  良種還需配良法。作為服務“含山大米”全產業鏈的重要企業,安徽禾芯種業科技有限公司今年積極推廣多個具備“豐產、抗病、優質、穩產”特性的水稻品種,並通過“產研互動”的技術服務模式,為種植戶提供全程農業社會化服務。

  “今年我們以每斤1.4元以上的價格保價收購‘含山大米’,比普通稻谷市場價高出0.2元。”公司總經理劉帆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大優質品種引進和技術推廣力度,服務好全縣種植大戶,為“含山大米”品牌建設注入更多科技力量。

  今年,含山縣通過“品種+技術+訂單”的產業化發展模式,既保障了稻米品質和產量,又穩定了種植效益,讓“含山大米”品牌越發閃亮,也讓種糧農民吃下了“定心丸”。(通訊員 席寧濤 張文智)

(責編:蘇恆、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