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宣城旌德:“鄰裡人”調解室“五心”工作法化解糾紛

2025年10月16日15:47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這是人民調解協議,你們雙方仔細核對,確認無誤后請簽字確認。”在旌德縣俞村鎮綜治中心的“鄰裡人”特色調解室裡,兩名專職人民調解員配合默契,有條不紊地為一場鄰裡糾紛畫上圓滿句號。這是該調解室本月成功調處的第3起矛盾糾紛,也是今年以來化解的第118起民生難題。​

俞村鎮“鄰裡人”特色調解室,如今已組建起一支9人的專業調解隊伍。在無數次走村入戶、耐心溝通的調解實踐中,調解員們總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調解心法”——以公心為基、以熱心為橋、以愛心為暖、以信心為驅、以耐心為韌的“五心”工作法,成為破解基層矛盾、化解鄰裡糾葛的制勝法寶。​

俞村鎮鄰裡人調解室。

俞村鎮鄰裡人調解室。

堅守公心,一碗水要端平

鄉下糾紛,十有八九繞不開山林田土。張家的宅基地多佔了李家一分,趙家的樹劃進了王家的山場……這些糾紛往往年代久遠,當年的字據協議模糊不清,有些甚至全憑老一輩的口頭約定代代相傳,查証起來困難重重。但調解員們從不含糊:他們多方走訪村裡了解情況的老人,細致傾聽知情者的回憶,還會組織雙方當事人到爭議現場實地指認地界、核對痕跡。憑借這份不偏不倚的公心,最終讓雙方心服口服,簽下協議。​

調解員前往現場調處糾紛。

調解員前往現場調處糾紛。

保持熱心,邁開腿“找事兒”​

農忙時節,到田間地頭轉轉﹔茶余飯后,到村口小廣場坐坐。調解員們深知,很多矛盾等鬧到台面上,往往積怨頗深,化解起來就難了。“與其等他們來找我,不如我們主動上門找‘事兒’!”橋埠村的調解員喻功建笑著說,“把苗頭性問題早發現、早疏導,將矛盾化解在源頭,那點小摩擦也就算不上‘事兒’了!”​

懷揣愛心,將心比心“暖人心”​

調解不是冷冰冰的法條,而是帶著溫度的疏導。面對情緒激動的當事人,調解員們總是先遞上一杯熱茶,安靜地聽他們倒完滿肚子的“苦水”。楊墅村的葉大爺因為贍養問題和兒子們鬧起了別扭,來到調解室時滿腹委屈。調解員沒有急於講法律條規,而是傾聽他的絮叨,理解他的不易,也開導葉大爺要體諒兒子們在外務工的難處。通過電話與葉大爺的兩個兒子溝通,最終達成了三家都滿意的贍養方案。​

滿懷信心,沒有解不開的結​

“喻老爺子家的事情差不多了,初步協議已經達成,就等宅基地審批申請下來,終於可以了結了。”仕川村的調解員喻海光一臉欣慰,這件長達十年的家族矛盾終於迎來了一絲曙光。從2016年起,仕川村喻老爺子兄弟倆因為一間祖宅所有權,官司打了一場又一場——不僅兄弟反目,連帶著后輩都關系不睦。調解員們每年都會上門調解好幾次,卻屢屢無功而返。但即便如此,調解員們解開這個心結的信心依舊堅定不移,始終努力緩和雙方矛盾,從情從理出發,終於在2025年中秋節,讓雙方簽下協議、握手言和。​

保持耐心,百折不撓終圓滿​

基層調解,考驗的不僅是能力,更是日復一日的耐心。一樁糾紛,調解三五次是常事。“我感覺嘴皮子都要講破了。”專職人民調解員蔡月群笑著說道。在一起涉及征遷賠償的糾紛中,由於涉及損害的主體互相推諉,當事人鮑大姐多次來調解室請求幫忙。調解員總是耐心勸慰,先后組織損害主體開展6次溝通協調,最終歷時三個半月,讓當事人獲得了4.2萬元賠償款。拿到錢的那一刻,鮑大姐激動不已。​

調解室牆上張貼著調處成功案例。

調解室牆上張貼著調處成功案例。

自“五心”工作法推行以來,俞村鎮“鄰裡人”調解室的矛盾調解成功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這間小小的調解室裡,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有的只是日復一日地傾聽、溝通、奔波和勸解。正是調解員們的堅守與付出,讓“鄰裡人”調解室成為鄉裡和諧的守護者,用“五心”織就鄰裡和睦的溫暖畫卷。(程茜 文/圖)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