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縣:零工驛站搭建助農“連心橋” 搶收護好“豐收果”

金秋時節,蒙城縣籬笆鎮的花生迎來採收旺季。可郭集社區居民楊永建卻犯了難——家中20余畝花生亟待收割,兒子一家遠在外地無法返鄉,周邊農戶又忙著自家農活,眼看天氣預報近期有雨,若四到五天時間內收不完,一年辛苦可能付諸東流。就在他一籌莫展時,籬笆鎮零工驛站主動找上門,短短5天時間就幫他解了燃眉之急。
零工驛站組織搶收花生。蒙城縣籬笆鎮供圖
“往年還能找鄰裡搭把手,今年大家都忙,湊不齊人。”楊永建坦言,20畝花生至少需要8個勞力,降雨前的採收窗口期成了“生死線”。零工驛站負責人葉宇通過“網格化走訪+農戶需求摸排”機制得知這一情況后,驛站迅速啟動“線上+線下”雙軌摸排,入戶走訪登記種植戶採收面積、用工缺口,微信群發、電話溝通收集零工信息,很快建起“需求清單”與“供給清單”雙台賬,確保“兩端清、底數明”。
針對花生採收“時間緊、任務急、需求散”的特點,驛站打破常規零工匹配模式,開通“助農搶收綠色通道”。一方面安排專人值守用工熱線,確保“需求即響應、匹配即上崗”﹔另一方面在“零工需求發布群”“村級勞務信息點”同步推送楊永建的用工需求。短短1小時,就有15人報名,最終10人組成“助農搶收小分隊”,次日清晨7點便准時抵達田間。最終,原本需7天完成的採收,5天就全部結束,楊永建的花生避開了降雨風險,顆粒歸倉。
這樣的暖心場景,在籬笆鎮並非個例。截至目前,該鎮零工驛站已為65戶花生種植戶匹配零工225人次,助力採收花生1156畝,平均每戶採收周期縮短3∼5天,花生完好率提升至98%以上﹔零工們通過搶收人均獲得600—1200元收入,實現“農戶豐收、零工增收”的雙贏。
“零工驛站不僅解了農村‘用工難’與‘就業難’的矛盾,更在農忙、防災減災時成了服務群眾的‘應急紐帶’。”籬笆鎮黨委書記趙耀表示。下一步該鎮將以此次助農搶收為契機,在現有1個鎮級驛站基礎上,在17個行政村全覆蓋設立村級服務點,進一步拓展服務領域、優化模式,建立長效助農機制,讓小驛站持續連著農戶“糧袋子”與零工“錢袋子”,讓民生溫度在田間地頭不斷升溫。(代慧康、郟怡凡、王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