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區:“三力齊發”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合肥高新區堅持黨建引領,聚焦建強陣地、整合資源、多元參與三方面發力,推動黨的組織體系與基層治理效能深度融合、同頻共振,精准打通服務群眾、凝聚人心的“最后一米”,為基層治理注入強勁的“紅色動能”。
凝聚“向心力”,建強陣地優服務。針對街區、菜市場等治理重點區域,組建10個街區及菜市場黨支部,新建“街區之家”及菜市場黨群服務站7處,打造集政策宣傳、便民服務、民意收集、黨群活動於一體的前沿陣地。全面推進黨群服務陣地親民化改造,首批啟動20處站點升級,逐步構建起全域覆蓋、功能完善、服務便捷的黨群服務矩陣,惠及群眾近6萬人。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在金桂社區試點打造智慧小屋、“智享積分匯”等7大智慧治理場景,讓居民切身感受到科技帶來的便捷與溫暖。結合區域特色,在科大先研院站建成全市首個地鐵科創黨群驛站,打造傳播黨的聲音、展示科創成果、提供紅色服務的新窗口。整合工會“幸福驛站”等資源,在重點商圈、樓宇布局69個“歇歇角”,為新就業群體提供熱可納涼、冷可取暖、雨可棲身、渴可飲水、累可歇腳、餐可加熱等“八可”服務。
鍛造“協同力”,整合資源提效能。改造升級國際人才城,打造1330平人才培訓基地,為干部、黨員、人才三類群體量身定制差異化、精准化的培訓課程體系,目前已開展基層治理、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等專題培訓3期,覆蓋黨員干部500余人,有效提升基層隊伍的政治素養、專業能力和實踐本領。持續深化“窗帘之約”關愛服務,組建26支近500人參與的志願服務隊,結對幫扶196名孤寡老人,形成“每日一看、每周一訪、急事即應”的關愛機制。依托科創資源集聚優勢,積極鏈接區內企業為136戶重點群體配備智能手環、煙感探測器等設備,構建起“科技預警+人工響應”立體守護網絡,通過科技賦能與人文關懷的有機結合,實現對重點群體的常態化、智能化、有溫度的守護。
激活“內生力”,多元參與促共治。組織500名機關干部常態化下沉駐點,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市容秩序維護等一線工作,助力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提升。壯大志願服務力量,全區注冊志願者超2.39萬人,2024年5月以來開展志願服務活動2600余場,動員志願者近2萬人次參與,服務群眾超14萬人次。“百名博士科普進校園”榮獲2024年全省青年志願服務大賽金獎。在20個小區試點推行“信托制”物業服務模式改革,通過保障業主知情權、公開透明財務管理等方式,推動試點小區物業投訴率顯著下降,群眾滿意度提升30%。暢通自治渠道,深化“社區吹哨 部門報到”工作機制,上線居民“隨手拍”監督功能,鼓勵居民積極參與基層治理,已高效處置各類市容環境、公共設施、矛盾糾紛等問題近5萬件,辦結率和滿意度持續提升。(孫瑩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