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天長:“清風護航 同向發力”靠前服務企業

“從提出入園申請到開工建設僅用三個半月,刷新了園區企業落地速度。”近日,在安徽省天長市滁州高新區儀器儀表產業園安徽藍潤自動化儀表有限公司的新項目建設現場,企業負責人戴君德開心地說,市紀委監委會同有關行政執法機關同向發力,靠前服務企業,提供了“保姆式”服務。
天長市提出“拼在產業、贏在環境、愛我天長”的工作主線后,該市紀委監委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項重要監督任務,聯合行政執法機關持續開展“清風護航 同向發力”專項行動和“清風入企”活動,以“監督+服務”雙輪驅動,為企業發展鋪路清障。針對藍潤自動化儀表公司新項目入園初期“政策不熟、流程不清”的困境,專項行動工作組迅速啟動“‘室組地’+行政執法機關”協同機制,協調發改、工信、政務服務等有關行政執法機關和部門聯合“會診”,緊盯施工許可、用地規劃等關鍵環節下發問題清單。多方聯動,狠剎不作為、慢作為不正之風,打通“中梗阻”,讓企業快速突破手續辦理瓶頸,創造園區落地新紀錄。
解企業燃眉之急,是“清風護航 同向發力”專項行動的重中之重。天長市安徽峆一藥業有限公司計劃生產新款藥品制劑,因缺乏產地原材料及專業翻譯,與外貿對接受阻。天長市紀委監委會同市工信局、市科技局組成工作組,不僅協助解決翻譯人員難題,對接原材料貨源,還助力企業成功簽訂外貿訂單,讓生產線順利運轉。“政治監督要具體化、精准化,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天長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始終圍繞政策執行、項目實施等重點,下沉一線破解企業“難點、痛點、堵點”。
為構建長效監督體系,天長市紀委監委和有關行政執法機關聯合,創新推出“一項目(企業)一監督專班”監督機制和“三員一點”監測機制,通過組建16個監督專班,對全市42個重點項目(企業)進行挂牌監督﹔在全市范圍分別選任28名企業人員為“觀察員”,18名特約監察員為“監督員”,20名紀檢監察干部和有關行政執法機關工作人員為“護航員”,選擇30個有代表性小微企業作為營商環境基層監測點,定期收集企業反饋營商環境領域的問題。與此同時,該市紀委監委聚焦不作為、亂作為等破壞營商環境行為,以“零容忍”態度查處黨員干部吃拿卡要、政商關系“不親不清”等問題11個,紀律處分14人,持續釋放震懾效應。(宣金祥 夏元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