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宣城市宣州區水稻機收減損大比武助力顆粒歸倉​

2025年10月16日09:21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大比武現場圖片。

大比武現場。

10月14日上午,宣城市宣州區寒亭鎮長河村的稻田裡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種糧大戶丁根水的田塊間,一排排農機整齊列隊,鮮紅的收割機宛如待命的武士,氣勢十足。田埂之上,市、區農業農村局領導和技術人員,各鄉鎮(辦)農機部門負責人,以及種糧大戶、農機操作人員齊聚一堂,共同觀摩學習這場特殊的“田間比武”。​

上午10時,水稻機收減損大比武正式拉開帷幕。四台收割機按序號就位,在劃定區域內蓄勢待發。隨著啟動指令下達,農機手們迅速進入狀態,駕駛著收割機在金黃的稻田中馳騁。有的開足馬力、快速穿梭,有的穩扎穩打、勻速前行,四台機械在田間形成良性比拼氛圍,每一條筆直的收割軌跡,都彰顯著農機手的精湛技藝。​

短短10分鐘左右,農機手們便陸續完成收割任務。成熟的稻穗被收割機快速“吞入”,經過脫粒后,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一旁的運糧車上。比賽結束后,專家團隊立即蹲守田間,細致檢查每塊田的留茬高度,精准測算脫粒損失率,並結合機收時間,從多個維度對農機手的作業水平進行綜合評定。最終,寒亭鎮農機手趙加偉憑借出色表現,斬獲本次大比武一等獎。​

趙加偉斬獲一等獎。

趙加偉斬獲一等獎。

“拿到一等獎很開心,但成績不是終點。”趙加偉憨厚地笑著分享經驗,機收減損的關鍵在於“看天、看稻、看機具”。提前關注天氣,判斷稻谷濕度﹔仔細觀察稻谷長勢,應對倒伏情況﹔作業前全面檢修農具,確保設備以最佳狀態投入收割,最大限度減少糧食損耗。​

除了機收減損比武,現場還同步開展多項農機具演示、展示及水稻機收減損技術培訓活動。油菜及小麥機播、機械開溝作業演示,直觀呈現高效種植模式﹔農業無人機播種、施肥、植保作業展示,呈現前沿農機技術﹔“三秋”農業生產技術培訓,則為農戶和農機手答疑解惑。​

“在這裡既能學習機收減損技巧,又能接觸新技術新機具,看得見、摸得著、學得會。”新田鎮農業農村綜合發展中心主任程小兵感慨道。此次活動內容豐富,在“三秋”農機化生產關鍵期,為后續農業生產“提質提速”打通技術通道,助力秋糧顆粒歸倉、秋冬種植順利開展。​

據悉,這已是宣州區連續第4年舉辦機收減損大比武活動。“通過田間實操比拼,要讓農戶和機手真正把‘減損就是增收增效’的理念,從‘知道’落實到‘做到’。”該區農機管理局副局長冷長峰表示,以比賽為契機,不僅向全區廣泛宣傳機收減損的重要意義,更加快水稻機收減損技術的推廣應用,充分發揮機械化在糧食生產中的保障作用,為提升秋種質量、推進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筑牢技術根基。(吳舒婷 文/圖)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