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人大專題詢問直面校園安全

“自開展校園安全專題詢問以來,我們堅持‘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對全縣校園內外實施拉網式排查,動態建立問題台賬,明確責任主體與整改時限,扎實推進隱患銷號管理。目前已排查並整改消防、交通、食品、衛生等各類校園安全隱患180個。”新學期伊始,含山縣教育局負責人在總結校園安全專題詢問階段性成效時這樣表示。
含山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79所,其中城區27所、鄉鎮42所、村級10所,在校學生48050人,校舍總面積60.68萬平方米。為增強人大監督剛性、提升監督實效,2025年4月,含山縣人大常委會啟動為期7個月的校園安全管理專題詢問工作,旨在全面提升中小學校園安全治理水平,切實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營造更加安全穩定的教育環境。
精准問需:網絡問卷廣泛征集民意
專題調研期間,縣人大常委會組建調研組,通過實地督導、查閱資料、網絡問卷及座談交流等方式,對全縣校園安全管理工作開展全面調研,重點了解安全體系建設、消防、食品、欺凌防治、心理健康及應急演練等方面的情況。
為精准聚焦問題,本次專題詢問首次通過縣政府網站、“含山好贊”微信公眾號等平台開展網絡問卷調查,廣泛征集社會各界意見。共1165人參與,包括家長794人、教師236人、學生120人及其他人士15人。調查顯示,校園及周邊最突出的安全隱患前三項分別為:交通安全(車輛違規、外賣騎手超速等),共945人選擇,佔比81.12%﹔食品安全(食堂衛生、周邊攤販管理等),497人選擇,佔比42.66%﹔心理健康事件(欺凌、自傷/暴力傾向等),336人選擇,佔比28.84%。
不少受訪者呼吁“班主任應一視同仁,不歧視、不孤立后進生,對家庭特殊情況學生加強心理關懷”“對學生霸凌行為要及時制止,堅決保護受害者”。數據還顯示,60.43%的受訪者認為學校心理咨詢服務“沒有”或“流於形式”,反映出心理健康建設亟待加強。目前,縣教育局已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定期開展測評與干預,擴充心理健康教師隊伍,通過課程、班會、講座等形式培養學生積極心態,並不斷完善欺凌防治機制,加強法治教育,增強學生“反對暴力、拒絕欺凌”的意識和能力。
即查即改:推動問題整改落地見效
縣人大常委會在督導過程中堅持邊查邊改。環峰第二小學因地勢低窪及排水管網堵塞,暴雨時校園常遭淹水,東側還存在黑臭水體。縣人大常委會現場交辦,要求縣建設辦、住建局等單位迅速排查整改。在今年夏季暴雨來臨前,該隱患已徹底解決。
在含山縣第二中學,校方反映保安力量不足、年齡偏大、部分人員無証上崗等問題。縣公安局負責人現場回應,不回避問題,立即開展專項整治。目前,已刑事拘留1人,取保候審1人,查獲假保安証13張、假身份証2張。
含山縣內有中小型水庫68座,校園周邊及學生通行路段等重點水域、塘口1384處,監管面廣、難度大。今年暑假,縣教育局開展“千名教師大家訪”,發放《一封信》4.8萬余份,聯合各鎮和縣水利局安裝防溺水警示牌8300余個,設置救生設備1.2萬套,在重點水域安裝智能視頻喊話系統126套。對留守兒童和特殊學生,落實班主任、教師與村黨員、干部“雙聯”包保機制,全力筑牢學生安全屏障。
8月上旬起,專題詢問進入整改落實階段。縣政府及相關部門正對照縣人大常委會交辦的問題清單扎實推進整改。2個月后,縣人大常委會將開展“回頭看”,通過“先審議、后詢問、再測評”的方式對整改情況跟蹤問效。
含山縣人大常委會主要負責人表示:“校園安全是教育工作的底線,每個學生都是家庭的希望,怎麼重視都不過分。含山縣人大常委會將繼續通過專題詢問、執法檢查、明察暗訪、‘四不兩直’等方式,定期對校園安全工作進行督導檢查,不折不扣督促各項安全管理措施落實,不斷凝聚起政府、學校、社會、家庭多方合力,積極為全縣師生營造平安穩定、健康向上的教育環境。”(通訊員 田斌鋒 唐劍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