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財經大學統計與應用數學學院黨委:著力構建“四橫四縱”黨建引領新格局

安徽財經大學統計與應用數學學院黨委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以“破”的勇氣推進學院改革創新,以“立”的定力堅守辦學治院初心,以“干”的行動賦能事業高質量發展,推動黨建從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四個維度”,以黨風引領學風、教風、院風和事業發展為“四個抓手”,以豐富引領內容、建立引領機制、搭建引領平台、開展引領活動為“四種途徑”,實現“引領工程”與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理想就業、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促進學院建設與發展“四個結合”。
學院創新打造 “紅桐樹”黨建工作品牌(“桐”音同“統”,“樹”音同“數”),開展“領航”“榜樣”“導學”“培根”“陣地”“伴行”“心語”“風華”等八大工程——聚焦“紅桐樹–領航”工程,提升組織領導力﹔聚焦“紅桐樹–導學”工程,提升思想引領力﹔聚焦“紅桐樹–知行”工程,提升基層組織力﹔聚焦“紅桐樹–履真”工程,提升隊伍創新力﹔聚焦“紅桐樹–清風”工程,提升廉政執行力﹔聚焦“紅桐樹–風華”工程,提升隊伍戰斗力﹔聚焦“紅桐樹–陣地”工程,提升發展凝聚力﹔聚焦“紅桐樹–榮耀”工程,提升全員向心力。
豐富內容,搭建黨建引領工作平台
學院黨委高度重視黨建引領工程的內容體系、平台建設和方法創新,確保師生在引領工程中得到能力和素質的提升。
構建了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四位一體的“黨建引領工程”工作內容體系。在思想引領方面,學院黨委著力用新的教育思想觀念引領班子成員的科學決策,著力以工作規范引領教師的師德建設和服務能力,著力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領學生的思想風貌。在組織引領方面,強調院黨委引領支部、支部引領黨員、黨員引領積極分子和學生的組織引領工作格局。在作風引領方面,強調黨風引領學風、教風、院風和事業發展。在制度引領方面,學院建立了黨委委員聯系支部、班級,高年級黨員聯系低年級班級、黨員幫扶困難學生的引領制度。學院積極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課”,鼓勵學生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學院鄉村振興志願服務項目、“圓夢工程”服務農村未成年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志願服務項目入選團中央服務項目,以鄉村振興為重點,全力打造學院實踐品牌——“鄉村振興·千村調查”活動,構筑學生學以致用、勇於實踐、服務民眾、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學院暑期社會實踐獲評學校“最佳組織獎”,相關活動在人民網、中安在線、安青網、長江網等主流媒體宣傳報道96次,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會效益。引導學生基層就業,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截至目前,學院共有10余位學生擔任大學生村官,踐行著以青春筑夢鄉村振興的美好願景。
搭建了基層黨支部、黨校、工會和學生組織引領工作平台。學院黨委注重發揮基層黨支部、黨校、群團組織在引領工程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強調黨員在這些組織中要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學院結合工作實際科學設置了教師支部、行政教輔支部和學生黨支部。注重把支部作為引領黨員的平台,把黨校作為引領入黨積極分子的平台,把教工工會、學生會、團委以及社團組織作為引領廣大師生的工作平台,落實了黨建引領工程的工作載體。學院“VR黨建和廉政教育館”獲批安徽省第六批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命名,案例獲評全省社科聯優秀工作案例。
探索了學習、主題教育、主題實踐、典型示范的引領工作方法。學院黨委注重搞活黨建引領工程的工作方式,在學習的形式上採取了集中學習、自學、輔導報告、觀看錄像等方式﹔在主題教育的形式上提倡開展以業務為主題的特色主題黨日和以專業、班級、組織為單位的主題黨日、主題班會、主題團日活動﹔在主題實踐上確立思想、專業、業務能力等方面的考察學習、社會實踐、學術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在典型示范的工作形式上開展優秀黨員引領、師德標兵和服務標兵引領、科研骨干引領、考研先進群體引領示范工作。依托學院“星光愛心超市”大學生創業項目,打造“線下超市+線上電商”的雙渠道農超對接模式,目前已實現助農產品銷售額近10萬元﹔開展“鄉村振興‘千村’調查”專項社會實踐,將校園“小課堂”與鄉村“大課堂”貫通,完成調查問卷兩千余份,具有安財特色、學科特點的鄉村振興數據庫雛形已基本形成。
創新活動,把黨建引領工程引向深入
學院黨委緊緊圍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高教師職業道德和業務能力、提高行政教輔人員的服務能力、促進學院事業發展,大力開展創建活動。
開展黨風引領學風創建活動。師生黨員的學習風氣對學院學風起著示范引領作用。院黨委堅持每月一次的院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每周一次的教職工大會和每月一次的支部組織生活制度,始終把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與提高領導班子科學決策能力結合起來。學院黨委通過專題黨課、學習研討、撰寫心得體會、觀看教育片、主題征文比賽、實地教育等多種方式進行系統學習,學深悟透,不斷營造濃厚學習氛圍,進一步樹立終身學習理念。
開展黨風引領教風創建活動。學院黨委以師德師風建設為抓手,持續加強師德師風學習教育,嚴格執行領導干部聽課制度,進一步完善師德師風考核機制,並結合“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培育工作,推廣運用優秀黨支部書記和優秀黨員教師工作方法,以黨員教風引領帶動學院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爭創教書育人典范、師德修養模范。學院抓住教師“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全面加強課程思政建設,構建覆蓋全員、全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充分挖掘和提煉各類課程所蘊含的德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著力發揮課堂教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通過組織教師申報一項“課程思政”項目、參加一次“課程思政”研討會、參與一場“一流課程建設”培訓會、撰寫一篇“課程思政”心得體會、參與一次“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案例評選、申報一門“一流課程”等具體舉措,形成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的良好氛圍。
開展黨風引領院風建設活動。院黨委引導師生員工樹立起敬業、守紀、拼搏、奉獻、爭先的精神,院領導在實踐工作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特別是黨政一把手在學科建設、教育教學、實驗室建設、學術環境等方面確保了足夠的投入和做出了貢獻。認真履行管黨治黨、辦學治院的政治責任,並堅持以學院黨委會會議和黨政聯席會議集體研究決定學院重大事項。強化對人才引進、培養方案修訂和講壇論壇等的政治把關,推動學院教學科研和管理服務等工作取得更大成績。
制定《統計與應用數學學院黨委基層黨支部建設質量提升方案》,大力實施“強基固本”“頭雁引領”“智慧黨建”三大工程﹔嚴格落實黨支部書記工作例會制度,定期舉辦黨支部書記工作培訓,切實提高黨務工作者理論素養和業務素質﹔著力加強黨支部班子建設,選優配強黨支部書記,教工黨支部書記均落實“雙帶頭人”要求,學生黨支部書記由政治素質強的專職輔導員擔任。嚴格執行“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和黨員活動日等組織生活制度,並落實領導干部聯系支部制度。高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推進黨建與事業融合發展,切實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
注重效果,推進學院建設與發展
近年來,黨建引領工程在促進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師生素質、凝聚力量助推學院發展等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黨建工作與各項業務工作實現互融相促,通過抓黨建轉作風、促發展、保穩定,有力推動了學院各項工作發展,並受到了上級組織的表彰獎勵。
學院“紅桐樹”黨建工作品牌獲評學校首屆“十佳黨建品牌”第一名﹔學碩第一黨支部獲批學校首屆“十佳特色支部”﹔ 學院所有教工支部全部入選學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工作室﹔學院“VR 黨建和廉政教育館”獲批安徽省第六批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命名,案例獲評全省社科聯優秀工作案例﹔近兩年,學院成功立項國家自科基金項目6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項﹔7項智庫成果獲中央領導肯定性批示或中央部委採用﹔學院獲批第九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和三等獎各一項,獲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1項﹔學院3名教師入選“2022年度全球科學影響力排行榜”、1名教師榮登“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2名教師入選安徽省第九批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名教師入選省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人才項目、2名教師獲安徽省社科界“青年學人導師”、1名教師獲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學優秀青年學者和安徽省優秀青年教師、1名教師榮獲2024年度安徽省青年數學獎(全省3人)﹔資源與環境管理學科入選安徽省特色學科建設項目﹔數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順利獲批﹔學院宋馬林教授獲得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院校教育教學獎一等獎(全國5人)﹔學院社會實踐團隊及項目2023年和2024年連續獲評“全國大學生暑期實踐百強團隊和百強項目”﹔學院學生組織作為學校唯一一支團隊獲評安徽省 2023年“我為同學做實事”優秀隊伍。學院順利完成全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總結驗收工作,正式成為全校唯一的省級育人試點單位。(胡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