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巢湖,春暖花開!湖畔茶社見証城湖共生

一湖碧水,映照天光,也映照出無數年輕人奔赴的身影,他們在這條日漸年輕的湖岸線上,創業、休閑、安放理想,也讓巢湖真正成為一座充滿活力的“青春之湖”。
2024年春天,站在巢湖之濱的劉佳被“一湖碧水連天闊”的壯美景象深深震撼,腦海中自然浮現的就是海子的這句詩。看到身邊游客同樣沉醉於湖光山色,他萌生了一個想法:要在湖畔打造一個社交空間,讓更多人共享這片生態之美。於是,黑石林野茶社應運而生。
“花了半年多改建,茶社去年10月1日試營業當天就接待了100多人。一個月后單日接待量翻了三倍,日營業額達2萬元,受歡迎程度遠超預期。”劉佳的語氣裡滿是欣喜。位於肥東縣長臨河鎮四頂社區的黑石林野茶社,佔地32畝,擁有8間瓦房、5間星空屋、4間木屋及多個觀景平台,融茶咖、觀景、團建、露營、音樂會等多元服務於一體,成為備受年輕人青睞的新型文旅復合空間。
“這風景太美了,真的沒來錯!”慕名而來的游客歐陽一凡贊嘆道。每每聽到這樣的感慨,劉佳總倍感自豪。近年來,隨著巢湖治理力度不斷加大,水體質量顯著提升,湖光山色越發迷人。許多年輕人專程前來這裡,望湖“發呆”釋放壓力。黑石林野對面是峔山島,東望中廟,西覽碧水藍天,這裡無論是晨觀日出還是暮賞落日,都是絕佳之地。開業以來,茶社已經接待了近兩萬人次的年輕游客。
“看到茶社生意好,政府還幫我們改建道路,修建彩虹道,提升旅游體驗。有了政府支持,我們下一步准備種植時蔬供游客採摘,讓茶社業態更豐富。”面對未來,劉佳信心十足。
與黑石林野同期試營業的巢海心邸,是另一位追夢人的作品。在六家畈社區平滸村,39歲的王瑩瑩同樣一眼就愛上了巢湖。“那天的巢湖落日太美了,我幾分鐘內就決定要在這裡開一家茶社。”她回憶說。
開業當天,王瑩瑩在網絡平台上發布了一條游客觀落日的視頻,沒想到一下子就火了,瀏覽量高達32.6萬。巢海心邸由二層民房改造而成,臨湖面全是落地窗迎湖入室,一樓是茶咖空間,二樓是休息區,樓頂是觀景露台。最上層王瑩瑩特意布置了打卡點,隨手一拍就是“海邊”大片,這裡也因此迅速成為環巢湖區域首家茶咖美學拍照打卡空間。開業至今,營業額已超百萬元。
既然主流客群是年輕人,如何持續提升他們的體驗?今年5月起,王瑩瑩固定在每周天晴時舉辦一場落日音樂會,不同主題的風格吸引了大批省內外年輕游客。“場場爆滿,預約排到200多號。”高峰期茶社接待量達800人,她還得幫游客預訂周邊民宿。
“接下來,我們計劃持續創新節目形式,優化音響與場景體驗,結合季節與節日策劃特定主題場次,將‘落日音樂會’打造為環巢湖標志性的文化IP和在地旅游特色名片。”展望未來,王瑩瑩同樣信心滿滿。
從劉佳到王瑩瑩,巢湖生態環境的蛻變正持續釋放吸引力。如今,長臨河鎮19.8公裡湖岸線上已聚集15家茶社。合肥版的“小洱海”“巴厘島”聲名鵲起,帶動周邊餐飲、民宿等旅游產業蓬勃發展。今年上半年,長臨河鎮累計接待游客20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9600萬元。
茶社的興起、年輕人的涌入,背后是巢湖生態的華麗轉身。一湖碧水,不僅吸引年輕人打卡社交、創新創業、安放詩意,更激活了古老湖岸的青春氣質。人與湖在此相生共榮,綠水青山真正化為金山銀山。巢湖,正用它日益年輕的脈搏,書寫著一座城市與一片湖的共生新篇。(彭紅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