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站:社區一張“台” 提升“獲得感”

合肥新站七裡塘社區,一度有些“困擾”。
作為新站區最早的建成區,其常住人口21萬,佔新站區總人口數的40%,在全市街道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但也是新站區投訴總量較多的社區,僅2024年“12345熱線”投訴量佔了全區的三分之一,其中物業領域投訴量遙遙領先。
“居民投訴多”這個標簽貼在七裡塘社區很長時間。今年以來,大伙發現,七裡塘社區物業領域的投訴量以超過40%的幅度下降,“投訴多”的困擾在漸漸消失,居民“獲得感”逐步增強。
七裡塘社區投訴量降低的“秘密”在哪裡?
張窪社居“張窪e站”。人民網 丁紀攝
走進星火社居“星光服務站”,300平方米的區域卻塞滿了各式各樣的“民生服務類”店鋪,不僅有零售店、花店,還有理發店、裁縫店、照相館等等。
這些店鋪的價格更是“驚人”:8塊錢就能剪頭發、給褲腳絞邊只要3塊錢,小家電簡單維修不換零件甚至不要錢……興海苑小區的居民從家裡下樓只要1分鐘就能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難題。
“一米陽光便民服務站”電器維修區。人民網 丁紀攝
“設立‘星光服務站’的初衷,就是為了解決居民生活中遇到的麻煩。”七裡塘社區管委會主任王承說。來到七裡塘社區之前,他曾任職於區信訪部門,怎麼解決居民“投訴多”的難題,是他來到社區工作所關注的“頭等大事”。
“我們通過走訪發現,很多糾紛的產生還是源於雞毛蒜皮的小事,我們如果能先一步幫助群眾解決了這些問題,爭端是不是迎刃而解了呢?”王承說。
在星火社居,“星光服務站”開始試點。星火社居黨委對原有一處閑置的非機動車車庫進行改造,將其變成居民家門口的便民服務中心。“這一改造還避免了原本車庫被附近居民用來堆放雜物,降低了風險隱患。”
有了場地,人從何來?“我們免房租請來專業師傅給大家提供服務。”例如,理發區邀請專業理發師駐點服務﹔裁縫區由社區巧手能人坐鎮﹔家電維修區採取“成本價+低服務費”模式。
而這些功能區的老板都是附近的居民,鄰裡間的溝通在服務站變多,居民間存在的摩擦也隨之變少了。
星火社居“星光服務站”辦得如火如荼,七裡塘社區注意到,這裡成為居民新的聚集地。這也就意味著“星光服務站”不僅可以承載原本為民服務站的功能,它還有更多的潛力有待開發。
例如,在張窪社居“張窪e站”,有專業醫生團隊來服務站為老年群體量血壓、做診療﹔在新華社居“一米陽光便民服務站”,每個周末有律師前來傾聽群眾的法律咨詢。
“一米陽光便民服務站”醫生服務區域。人民網 丁紀攝
“目前,七裡塘社區正在構建打造“1+3+N”平台,‘為民服務站+黨群服務站+平安驛站’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為民服務社’綜合平台,致力於實現‘居民需求在社區解決,優質服務在家門口提供’。”王承說。
據了解,七裡塘社區正在全面推廣復制“星光”經驗,首批13個“幸福滿塘”為民服務站點正在緊鑼密鼓地規劃建設中並已陸續投入使用,覆蓋轄區10個社居委,將“我為群眾辦實事”真正落到實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