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巢湖:黃桃成熟“甜蜜”上市

盛夏時節,瓜果飄香,巢湖市散兵鎮后洞行政村邵山自然村的錦繡黃桃迎來了採摘上市季。金燦燦的果實挂滿枝頭,果農們穿梭其間,忙著採摘、分揀、裝車,一派繁忙而喜悅的景象。依托銀屏山區獨特的自然條件,這裡的黃桃以甘甜多汁、果肉細膩的卓越品質贏得市場青睞,成為當地鄉村振興路上的特色“黃金產業”。
採摘黃桃。
生態種植鑄就“黃金”品質
8月4日清晨,沿著蜿蜒的山路驅車前往后洞村,山澗溪水潺潺流淌,空氣中彌漫著清甜誘人的桃香,桃園就位於大山之中。走進桃園,一個個黃中透粉的錦繡黃桃綴滿枝頭,果皮上覆著細密的絨毛,宛如披著一層精致的“天鵝絨外衣”。輕輕咬上一口,軟糯的果肉瞬間溢出香甜汁水,那獨特的風味讓人回味無窮。
每顆黃桃都套著茶色紙袋,如同穿上了“防護服”。據安徽虎創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陳林介紹,套袋技術能有效防虫、防鳥、防雨,確保果實品相完美。不僅如此,桃園地處銀屏山深處,海拔較高,晝夜溫差大,這種獨特的氣候條件有利於糖分積累,因此這裡的黃桃比平原地區晚熟一周,但甜度更高,口感也更為出眾。
黃桃成熟“甜蜜”上市。
滋養孕育“黃金”風味
“我們的黃桃澆的是銀屏山上流淌下來的山泉水,呼吸的是山風,自然格外香甜。”陳林笑著說道。后洞村位於革命老區銀屏山區,這裡四面環山,山澗泉水常年不斷,即便是遇到干旱年份,泉水依然清澈甘甜。桃園全部採用天然的山泉進行灌溉,賦予了果實更純淨、更自然的風味。
除了擁有天然優勢,桃園還採用生態循環種植模式:在施肥方面,主要施用餅肥,有效提升土壤肥力﹔在林下養殖上,放養了100多隻雞鴨鵝,還有60多隻山羊,既起到了除草的作用,又能為土壤增肥,實現了綠色生態種植。而且,這裡的黃桃有兩種美味吃法,硬吃脆甜多汁,軟吃綿密如蜜,能滿足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
黃桃的成熟時間在7月下旬到8月初,它的顏色由深青色變為淺青,等青色漸漸褪去,由裡到外透著淡淡的黃,最后再由太陽給圓乎乎的小臉蛋“打”些腮紅,露天黃桃基本上就可以採摘了。
目前,該桃園種植面積達100余畝,其中錦繡黃桃60余畝,預計畝產量達到4000多斤,將為果農帶來豐厚的收益。
農旅融合打造“黃金”產業
“歡迎游客來桃園採摘,既能享受優惠價格,又能體驗田園樂趣。”陳林熱情地向大家推介。
近年來,后洞村依托銀屏山核心景區的優質自然資源,大力發展特色農業,通過“黃桃經濟+林下養殖+生態旅游”的創新模式,不僅增加了經濟收入,更助力了鄉村振興。
眼下正值黃桃上市旺季,果農們每天清晨便開始忙碌採摘,隻為確保果實的新鮮度。一顆顆金黃飽滿的黃桃,不僅甜了游客的舌尖,更富了村民的生活。
從枝頭到舌尖,后洞村的錦繡黃桃承載著大山的饋贈,也映照著鄉村振興的甜蜜圖景。這顆“黃金果”正憑借其卓越的生態品質贏得更廣闊的市場,成為當地農業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馬豐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