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馬塘街道弋江嘉園:民主實踐澆灌出“幸福花園”

在蕪湖馬塘街道弋江嘉園小區,昔日雜草叢生的閑置地塊,如今變成姹紫嫣紅的共享花園,兒童圍著花園嬉戲,老人在一旁彩繪長椅上休憩,“現在每天不來花園逛逛,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居民李阿姨開心地說道。
這片生機盎然公共空間的改造,正是弋江嘉園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注腳。
作為老舊小區,弋江嘉園曾長期受公共空間匱乏困擾:閑置地塊雜草叢生,兒童嬉戲缺安全場地,老人休憩無遮陽之所,成為居民的“心頭事”。為解群眾急難愁盼,2024年11月“同聲共‘弋’家園領航——全過程人民民主社區實踐項目”落地社區,一場以社區黨委引領,以公共空間改造為切口,踐行“提議—商議—決議—踐議—評議”完整民主鏈條的社區治理革新開始啟動。
“金點子”從“集裝箱”來。提議階段,社區就創新推出“弋題集裝箱”,“以前有想法沒地方說,現在真方便!”居民贊道。工作組通過多種渠道廣泛征集,短時間匯集50余條建議,其中“打造共享花園”高達66%以上,成為居民最高的呼聲。
“好方案”在“議事會”出。商議決議聚共識,居民代表、物業人員、專業社工齊聚一堂。面對“選址何處最優?”“如何滿足全齡需求?”等實際問題,通過“頭腦風暴+投票”聚焦共識,最終確立“生態優先、全齡友好”的改造基調。
關鍵決議在“花園議事會”上展開。社工引導居民將期待細化:“種些好養活的月季行嗎?”“夏天怎麼澆水?”……具體方案在討論中成型。值得一提的是,居民將花園命名為“弋時光”,既巧妙呼應項目“同聲共‘弋’”的理念,更飽含“在此共度美好時光”的深情期盼。此外,為持續傾聽民聲,花園旁還設立長效議題收集點,延續“弋題我來說”的傳統。
“好藍圖”在“實干中”出。眾人合力共同興建花園。社工積極對接花苗、工具資源﹔居民自發組成“維護隊”,媽媽們帶孩子親手種下月季,物業齊心協力搭建籬笆。改造迅速推進的過程中,更納入環保創意,廢舊輪胎變身卡通花盆,廢棄礦泉水瓶成為裝飾藝術品,一旁還安置了堆肥桶,將園林垃圾“變廢為寶”轉為花肥。
一個集休閑、美化、環保教育與實踐於一體的“弋時光”共享花園逐漸成型。為了守護好這片風景,社區更成立澆水、修剪等專業小分隊,包括堆肥桶也有專門志願者管理,做好后期維養工作。
公共空間的缺失困境,在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中煥發出“新生”,眼下這場“同聲共‘弋’”的探索,正引領弋江嘉園小區在居民攜手共建共享中,煥發新的生機,繪就了一幅基層民主促進社區善治的新圖景。(齊雯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