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懷遠:萬畝石榴“披甲”戰烈日 果農巧用科技守“金果”

2025年08月04日09:53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七月下旬,皖北大地持續經受高溫“烤”驗。作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懷遠石榴,以其皮薄汁多、酸甜可口聞名,卻也面臨著烈日“灼傷”的威脅。在懷遠縣茨淮新河沿岸萬畝石榴園裡,一場融合科技與匠心的“防晒保衛戰”正如火如荼地進行。

烈日下的“科技武裝”

工人正熟練地為石榴套上特制果袋。

工人正熟練地為石榴套上特制果袋。

上午十點,懷遠天兆石榴基地內,氣溫已逼近37℃。踏入4000多畝果園,熱浪扑面。幾名“全副武裝”的工人正熟練地為石榴套上特制果袋。

“這石榴跟人一樣,也怕晒!”果農楊富敏頭戴遮陽帽,深一腳淺一腳穿行在果園間,手指翻飛,一個個青果迅速被保護袋包裹。工程師丁敬全介紹,像楊富敏這樣的熟練工,一天能套袋3000多個,兩周內即可完成千余畝的套袋任務。“七月高溫高濕,是防虫害和防晒的關鍵期,套袋一舉兩得。”丁敬全說。部分園區還架設了隔熱網,配合智能監測系統實時採集環境數據,為精准管理提供支撐。

為保障工人安全,基地調整了作業時間。“我們凌晨四五點就開工,躲開正午最毒的太陽。”楊富敏展示著身上的降溫“神器”——一件內置靜音風扇、腰挂可拆卸鋰電池的迷彩降溫服。“拉開通風口,涼風循環,體感能降5℃左右。”說話間,豆大的汗珠仍不斷從她額前滾落。

為“嬌顏”撐起“保護傘”

“好馬配好鞍,好果需好顏。”蚌埠農業科技園管委會農技專家呂群龍道出了防晒的重要性,“石榴皮嬌嫩,暴晒易生斑腐爛,直接影響賣相和價值。”提升懷遠石榴的“顏值”,是產業升級的關鍵一環。

在懷遠縣一號榴園避雨栽培大棚內,石榴果皮光滑,幾乎不見瑕疵。科研團隊在此試種的多個品種均效果顯著。基地部分區域還採用了與省農科院聯合研發的可調節遮陽棚。做過防晒的石榴表皮光滑、斑點稀少﹔未做防護的則果皮呈褐紅色,麻點明顯。“傳統露天栽培,即使套袋也難以完全避免日灼。雖不影響內在品質,但外觀制約了價值提升。”呂群龍介紹,提升石榴外觀的研究從2018年就已啟動。

千年名果產業興

懷遠石榴栽培歷史悠久,自漢代引入,經千年選育,素有“天下名花”“九州奇果”美譽。這場精心部署的“防晒戰”,守護的不僅是3萬畝石榴的嬌美外觀,更是當地鄉村振興的“金果子”。

懷遠石榴協會秘書長、研究員劉長華介紹,作為全縣唯一的“雙地標產品”,懷遠石榴以皮薄、粒大、核軟、汁香、味甜、可食率高著稱。全縣種植面積約3.5萬畝(茨淮新河基地1.3萬畝),鮮果年產量約2.8萬噸,年交易量高達20萬噸,是全國重要石榴集散地。因年初升溫早,今年石榴預計9月中下旬成熟,果實可能略大於往年。

“我們要讓懷遠石榴成為晒不傷的‘金果子’!”望著挂滿枝頭的果實,劉長華充滿期待。在這片被智慧與汗水浸潤的土地上,新的豐收希望正在孕育。(謝勛章 文/圖)

(責編:黃艷、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